5月15日上午,隨著“嗚——”的一聲汽笛長鳴,40萬噸級巨輪“大連礦業”輪緩緩駛入湛江港龍騰航道。船舶駕駛艙內,湛江海事局主要負責人手持望遠鏡,正與引航員探討轉向點選擇策略——這場別開生面的“海上會議”,揭開了湛江港超大型船舶全天候安全監管服務模式創新攻堅的序幕。
“大連礦業”輪
據悉,“大連礦業”輪猶如一座移動的鋼鐵城堡,船長361.9米,寬65米,體量相當于三個標準足球場,本航次裝載331050噸鐵礦從巴西開往湛江。面對如此“海上巨無霸”,湛江海事局提前啟動安全保障方案,該局主要負責人隨船開展40萬噸級船舶全天候監管調研,帶領團隊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監管服務模式,指派霞山海事處“海巡09691”船、協調湛江航標處無人機開展現場護航行動,船舶交管中心實施船舶進港全過程動態監控。12時30分許,該船安全靠妥601泊位。
海事部門護航“大連礦業”輪進港。
自2025年4月起,湛江海事部門啟動40萬噸級船舶全天候監管服務專項調研行動,組建攻堅專班,創新采用“海陸空”三維調研法,為破解“卡脖子”難題拿到第一手資料。針對夜間視線受限、船舶操作難度增加等難題,湛江海事部門將推動40萬噸級船舶監管服務從“安全進港”向“全周期服務”升級,優化40萬噸級船舶“7×24小時通關”創新服務舉措,在航道內設置“海上紅綠燈”,給每艘巨輪都建立“健康檔案”,保障巨輪進出港靠泊安全。
湛江海事部門開展實船調研。
隨著40萬噸級巨輪“全天候進出港”漸入佳境,湛江港迎來超大型船舶“打卡潮”。今年以來,湛江港共有4艘40萬噸級船舶進港、貨物150.2萬噸,其中夜間進港3艘、貨物117.1萬噸。40萬噸級巨輪“全天候進出港”有效提升帶動鐵礦石周轉效率。如今,湛江港正以“秒秒必爭”的服務精度和“噸噸計較”的安全厚度向國際深水大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