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長壽之鄉淳樸且浪漫的幸福樣本

百歲夫妻執手恩愛八十余載

2025-05-16 09:02 來源:湛江云媒 作者:策劃/黃康生 撰文/記者鐘邦國 通訊員崔陳元 攝影/記者張鋒鋒

相濡以沫!5月14日,雷州市調風鎮后營村,104歲的冼在廉正在給101歲的老伴周少明戴帽子。

在雷州市調風鎮祿切村委會后營村,有一對令人羨慕的百歲夫妻——104歲的冼在廉和101歲的周少明。他們不僅攜手走過漫長歲月,更以恩愛和諧的感情書寫著長壽傳奇,成為佳話。

后營村山環水合,風景如畫,空氣清新宜人,宛如世外桃源。調風鎮日照充足降雨豐沛,東南兩向的海洋季風交匯,四季溫潤。紅土地上遍植甘蔗、菠蘿、香蕉等作物。高日曬量讓植被光合反應充分,村莊成了天然“富氧村”。5月14日,記者從門前果實累累的荔枝樹下穿過,走進兩位老人的家。這對恩愛夫妻的家里,用樹葉制作的斗笠、手工木椅隨處可見。

分柑同味!冼在廉正給老伴周少明夾菜。

生活簡單,堅持自己做菜煮飯

冼在廉和周少明育有三男三女,大兒子冼維養今年70歲,三兒子冼忠攸60歲,在家照顧他們,二兒子則在外地工作。養育6個子女的百歲夫妻,如今已是四代同堂,子孫后代多達幾十人。

記者在老人家中看到,這對夫妻腿腳行動自如。據冼忠攸介紹,他們給老人買了拐杖,他們卻閑置在臥室里,很少使用,老兩口身體格外硬朗。在飲食方面,冼在廉年輕時有喝酒抽煙的習慣,但在十幾年前便已戒掉煙酒。老兩口過去愛吃米飯,近兩年則偏愛吃稀飯,日常主要以肉類、蔬菜、雜魚為食。兩位老人多年來一直堅持自理,從不麻煩自己兒孫,家人們給兩位老人買來蔬菜、油米等生活用品后,冼在廉自己做菜煮飯,十幾年如一日。老人認為,在烹飪過程中能夠活動手腳,鍛煉身體。

執手偕老!冼在廉和周少明手牽手在村里散步。

作息規律,辛勤勞作喜聊天

多年來,冼在廉和周少明以務農為生,主要種植香蕉、菠蘿等農作物。冼在廉有編織斗笠的技藝,閑暇時靠做手藝活賺些副業收入,即便到了70多歲還堅持做農活,賣斗笠。他們每天早晨五點多起床,晚上八點多就休息,作息規律。

據鄰居介紹,冼在廉90多歲時還常到周邊小賣部聊天、看電視,如今100多歲了,依然健談。直到今年,老人冼在廉才開始出現耳背。

記者在現場看到,60歲的冼忠攸頭發烏黑濃密,70歲的冼維養同樣不見頭上生有白發,家族成員普遍擁有健康的體魄。

心手相通!5月14日,冼在廉和老伴周少明的牽手姿勢,雷州市調風鎮后營村村民對此已長年慣見。

恩愛有加,和睦鄰里樂融融

“父母非常恩愛,很少拌嘴。”冼忠攸說,父母結婚八十余載,幾乎沒有吵過架,平日里,老兩口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在村里出了名的恩愛。每到雷劇表演時,冼在廉和周少明都會手拉手到現場觀看。每當冼在廉身體不適去衛生院看病,周少明在家里就會坐立不安。

冼在廉和周少明言傳身教,傳承勤勞質樸的家風,和鄰居們相處和睦。每當有村民遇到困難,他們都會主動搭把手。前段時間,周少明不慎摔了一跤,冼在廉急得大聲向鄰里求助,在村的村民聞訊都趕來幫助,大家也被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打動。這種守望相助的氛圍,讓村莊成為溫暖的大家庭。

為了改善冼在廉和周少明的居住條件,6年前冼忠攸三兄弟合力為父母蓋起新平房,每逢節假日全家團聚,晚輩對老人關懷備至,尊老愛幼的傳統在日常互動中代代相傳。

政府關懷,為百歲老人免費體檢

近年來,調風鎮黨委政府始終將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為轄區長壽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關懷。調風鎮衛生院定期組織醫護人員上門服務,為冼在廉、周少明等百歲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跟蹤健康狀況,并提供針對性的養生建議。每逢傳統節日,調風鎮黨委、政府、村委會工作人員都會登門慰問,送上生活用品與節日祝福。

冼在廉和周少明這對百歲夫妻,在長壽之鄉調風鎮用相互陪伴、樂觀心態和健康生活,詮釋著長壽的奧秘。他們相濡以沫的愛情和健康長壽的生活,成為當地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


編輯:徐衛民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開展漁業領域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 湛江巾幗優品舉行直播展
  • 湛江文化中心亮燈 璀璨光影共潮生
  • 高鐵新城建設“快步跑”:湛陽路基本打通 交通“主動脈”初現雛形
  • 廉江市實驗學校《小湛同學》小記者站正式授牌
  • 湛江經開區“乒出激情·搏出精彩”青年夜校乒乓球友誼賽舉行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