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高速沿村而過,淡黃色外墻的農房整齊矗立;村邊新建成的綠美生態小公園里,紫花風鈴隨風搖曳,三角梅與紅玫瑰交織成彩色花帶——這里是吳川市淺水鎮楊梅仔村,一個因風貌管控提升專項行動而實現華麗蝶變的示范村莊。
自吳川市開展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連片打造專項行動以來,淺水鎮全面落實工作要求,以推進農房風貌提升改造為抓手,全面加強風貌管控,不斷提升規劃管理水平和鎮村建設品位,推動鎮村容貌有序蝶變,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前,淺水鎮164幢“赤膊房”均已完工,煥發新顏的“赤膊房”兼具嶺南特色與現代美感,變身成當地亮麗風景線。
“赤膊房”華麗轉身
近日,記者在淺水鎮楊梅仔村看到,位于沈海高速沿線的“赤膊房”外立面已經披上了新裝。統一噴刷的淡黃色外墻整齊有序,在陽光照耀下格外亮眼,農房的整體風貌得到了極大提升。
“以前房子外墻光禿禿的,容易滲水,現在經過清洗、涂漆等一系列工序,墻面不僅美觀,還具備隔熱防潮功能,變得實用又好看?!贝迕窭钍逯钢约覠ㄐ碌娜龑有钦f。
村民張姨也深有感觸:“我家的房子已建了十多年,雨天墻面滲水嚴重。如今,經過改造,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而且在施工過程中,網格員全程跟蹤施工質量,讓我們很放心。”
據淺水鎮副鎮長柯洪介紹,楊梅仔村共有29幢“赤膊房”,現已全部完成改造。這些曾經斑駁的房屋,如今兼具嶺南特色與現代美感,成為了當地的亮麗風景線。
垃圾點變成小公園
與農房風貌改造相互映襯的是楊梅仔村新建成的綠美生態小公園。這個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小公園,曾是村里的“老大難”垃圾堆放點。
隨著風貌管控提升行動的推進,去年底,楊梅仔村發動群眾籌資7萬多元。村民們熱情高漲,紛紛捐紅磚、捐樹苗、投工投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時間就將這個“衛生死角”改造成了集休閑、健身、觀光于一體的生態空間。
公園里鋪設的是村民捐贈的紅磚,大理石桌椅擺放整齊。紫花風鈴木、三角梅、紅玫瑰等花卉爭奇斗艷,環境格外雅致,成為了村民茶余飯后的“打卡點”。“現在有了這個小公園,我們飯后可以來這里散散步、聊聊天,生活舒適多了?!贝迕窭钍逍χf。
看著村容村貌發生的變化,村民幸福感滿滿。在推進風貌管控提升行動的過程中,群眾自發參與日常巡查,還積極為村莊規劃建言獻策。“政府帶著我們干,我們更要自己動手建!”李叔說。
如今,村里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紛紛種上了花草,鄉村“顏值”與“氣質”實現了雙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也顯著增強。
隨著村莊顏值的不斷提升,楊梅仔村的知名度也逐漸提高。農家樂、民宿等新業態正在萌芽,為村莊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振興路上闊步前行
從“赤膊房”到淡黃色新居,從垃圾點到生態小公園,楊梅仔村的蛻變是淺水鎮全面加強風貌管控、推動鎮村容貌蝶變的一個生動縮影。
淺水鎮將繼續以“繡花”功夫雕琢鄉村細節,以“釘釘子”精神落實長效管理,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成為村民生活的常態。同時,大力倡導村民自發開展農房改造,喚醒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做到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為“百千萬工程”添磚加瓦,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景在淺水大地全面鋪展。
“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村民既是參與者,更是受益者。下一步,淺水鎮將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加大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關鍵環節的攻堅力度?!笨潞檎f道。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