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廉江市成功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綜述

文明花開滿橙鄉

2025-05-26 09:35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李亞強 通訊員張思燕 黎小冰

清晨的九洲江畔,晨練的廉江市民在碧道間穿梭,白鷺掠過水面;改造后的城北夜市飄來陣陣煙火氣,商戶們自覺維護著門前整潔;校園路口,“紅馬甲”志愿者牽著孩子的手走過斑馬線,司機們默契停車禮讓……這座粵西小城的每個角落,都在展示著文明帶來的蛻變。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廉江市被授予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文明創建是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站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潮頭,近年來,廉江市多措并舉,舉全市之力,188萬廉江人將“文明基因”深深刻入城市血脈,推動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同成長,城市溫度與文明程度同提升,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比翼齊飛。

從塘山嶺風景區俯瞰廉江大道中軸線的廉江市城區。  本報記者李忠 攝

高位擘畫:繡花功夫織就創建藍圖

這座常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的粵西經濟強市,將文明創建視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和“百千萬工程”實施同頻共振,成立廉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由該市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副總指揮,各鎮(街道)、各部門和村(社區)分別成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機構,創新構建“三縱三橫”創建體系——縱向壓實市、鎮、村三級責任,橫向貫通黨建、民生、治理三大領域。

廉江市委常委會將文明創建議題設為常設議程。走進廉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墻上的《網格化作戰圖》引人注目:城區被劃分為一個個精細的網格,每個網格標注著責任領導、痛點問題和整改進度。為強化監督,廉江市建立“日督導、旬分析、月總結”機制,推動解決一系列背街小巷改造、農貿市場升級等難題。

同時,廉江市積極開展集中整治日、志愿服務日、結對幫扶等方式對網格內的社區秩序、環境衛生等各類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和協調,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經末梢”。健全專項整治機制,廉江市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文明創建宣傳等十二個專項行動,全市干部職工頂烈日、冒酷暑、攻難點,擔當作為,完成一項又一項專項整治,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經志愿者們墻繪美化后,社區面貌一新。  通訊員廉團供圖

品質蝶變:從“小縣城”到“大公園”

站在塘山嶺生態公園觀景臺俯瞰,北部灣大道如巨龍蜿蜒,九洲江兩岸綠意盎然。“以前這里雜草叢生,現在成了家門口的‘城市客廳’。”帶著孫子散步的劉阿婆感慨。近年來,廉江市持續謀劃“綠色發展”文章,推進建成了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塘山嶺風景區、占地面積1842.9畝的歡樂園、約1300畝的謝鞋山等7個休閑公園,“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市民日常。

交通格局的革新更彰顯著城市雄心。近年來,廉江市不斷完善城區主次干道路網體系,完成北部灣大道、九洲江大道、東環大道、環市東路、人民大道西延伸線、振興南路延伸線等道路建設,逐漸形成“一環四橫四縱”干道網。打通獅嶺東路、光明北路、石龍北路等一批斷頭路,完成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17.87公里、城區50多條背街小巷硬底化改造升級,對龍塘路、廉良路等進行微改造,不斷優化城區道路交通。同時加快推進合湛高鐵、南湛高速、325國道改建等重大交通工程,逐步完善“外聯更暢、內聯更捷”的發展大格局,為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提供了有力支撐,成就了“粵西城建看廉江”的美譽。

夜幕降臨,鵝街美食街霓虹閃爍。通過打造城北眾鼎星光夜市、黃村街夜市等一批夜間經濟街區,新建成的鵝街美食街、河唇魚頭湯美食街、歡樂園等,廉江市打造出一個又一個文旅熱點,讓“中國紅橙之鄉”煥發新活力。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廉江市堅持把城市管理水平作為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深入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交通秩序整治、集貿市場及其周邊背街小巷整治、城區戶外廣告治理、管網線專項整治、商鋪店招整治等專項治理,開展常態整治。通過“勸導+講解+告知”開展嚴厲整治,消除電動車“飛線充電”隱患;對城區交通路口進行人性化改造,開展文明出行宣教活動,實現城區交通主要路口機動車守法率96%,機動車禮讓率達98%以上,實現了治好一條“飛線”、管好一條車道、改好一批背街小巷、提升一批集貿市場的目標。把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變成解決民生問題的過程,不斷提高城市市容環境秩序和城市精細管理水平,城鄉環境持續改善。

廉江市安鋪鎮,九洲江畔景色。  本報記者張鋒鋒 攝

民生答卷:把“問題清單”變“幸福清單”

“幸福感、獲得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試金石。近年來,廉江市堅持將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創建工作的著力點,以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套餐”,將文明城市創建的“責任清單”變成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用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市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沒想到一天就拿到了所有證件!”在行政服務中心“小廉快跑”專窗,創業者黃俊杰為效率點贊。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切入點,廉江市成立“小廉快跑”志愿服務隊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數據多跑腿、政務人員勤跑腿”實現“企業群眾少跑腿、特殊群體不跑腿”的創新辦事模式。2024年,廉江市“小廉快跑”榮獲全國優秀機關黨建典型品牌。

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廉江市建立和健全12345便民服務熱線跟蹤反饋機制,堅持“協調會”和“聯合辦”,形成“集中受理、分類處置、各方聯動、限時辦理、及時反饋”的閉環流程,切實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2023年以來,12345熱線共受理群眾訴求7萬余宗,按時辦結率達100%。

走進羅州街道南街社區,“三有工作法”正在化解鄰里糾紛。調解員李姨展示著工作日志:“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成功調解矛盾多不勝數。”該模式在全省推廣,成為基層治理“廉江樣本”。“通過公益訴訟督促拆除違建,現在這里重現了萬鳥歸巢的盛景。”在九洲江畔,廉江市檢察官指著修復后的紅樹林介紹:該案例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生態文明與法治建設同頻共振。

提升文化供給品質。廉江市把發掘紅色文化資源與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文興城,深入實施文旅融合提升工程,首創“五月廉江”系列活動,推出包括美食、民俗文藝、體育賽事等主題活動,讓流量變“留量”。探索“體育+文旅”打造“運動之城”,接連組織舉辦廉江熱浪音樂嘉年華、廉江市“村BA”籃球賽等一系列精彩活動賽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文旅消費需求。以文化人,圍繞“我們的節日”持續開展“村晚”“清明祭英烈”“端午曬家風”等主題活動。打造“書香廉江”全民閱讀品牌,每年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近百場。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廉江市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檔案館等“多館合一”)項目工程穩步推進,全市基本實現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

廉江鐵騎隊員護送中小學生過馬路。  通訊員郭龍碧 攝

全民共創:188萬人的文明接力

“請戴好頭盔!”女鐵騎隊員梁敏的溫柔勸導,讓騎電動車的市民王先生紅了臉。這支粵西首支女子鐵騎隊,用“柔性執法”讓交通守法率持續提升。“以前總嫌麻煩,現在不戴反而不習慣。”王先生笑著說。

城市的文明之水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涓涓細流,更是全民參與的波瀾壯闊。在文明創建這個大工程中,廉江市始終把群眾力量作為根本所依,堅持讓人民群眾站“C位”、唱主角,廣泛動員市民群眾參與創建、支持創建。

在南街社區,“志愿積分超市”人氣火爆。退休教師陳伯用志愿服務時長兌換了電熱水壺:“參加文明勸導,既幫助他人又有收獲,值!”為激發市民群眾參與熱情,廉江市在羅州街道南街社區建設了湛江市首個“愛心商店”,以實行“社會捐助+志愿服務+愛心聯盟”的模式,打造“助殘+公益+服務”的新窗口,并上線廉江市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小程序,用“小獎品”匯聚“大動力”。該社區也入選2022年度廣東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廣泛開展“文明有我 志愿同行”“凝聚志愿服務力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學雷鋒志愿活動,廉江在人民公園路口、市一小門口等路口和學校路段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越來越多的市民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爭做文明城市的實踐者、志愿者、擁護者,讓廉江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目前,廉江市全市注冊志愿者約9.47萬余人,志愿服務組織及團體數695個,打造了“常青”“青春情暖”“七彩假期”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讓“志愿紅”成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力量。更動人的是普通市民的自覺。環衛工李姐發現,近年來隨手丟垃圾的人少了,主動撿垃圾的多了;商戶林老板將店招換成統一樣式,“城市變美了,我們生意也更紅火!”

精神鑄魂:文明種子生根發芽

“救人時沒想那么多,換誰都會這樣做。”面對榮譽,“中國好人”劉俊彬樸實的話語感動全城。近年來,廉江市涌現出見義勇為,從鶴地水庫救出落水兄弟,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劉俊彬、鐘武,有感動廉江、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稱號的顏輝,有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唐慧,還有以行動詮釋黨員使命、以擔當踐行社會責任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全王新……廉江大地好兒女正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文明之種”在廉江生根發芽。以先進典型擦亮城市底色,廉江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持續開展“田間課堂”“主官主講”等活動,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注重文明創建氛圍營造。廉江市不斷拓寬文明創建宣傳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層次、持續性的宣傳格局,將文明理念最大限度地傳播、展示給群眾。廉江市自創設計135幅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愛未成年人”等18類主題的公益廣告工作,充分利用宣傳欄、廣告牌等,在城區主次干道、公園廣場等公共場地的顯著位置設計制作與城市景觀相融合,讓文明風尚隨處可見,家喻戶曉。

拓展宣傳維度,廉江創新運用多媒體手段,推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音樂知識普及文明實踐系列活動》等新聞報道,制作《廉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問卷調查知識宣傳》《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門前三包”從我做起》《文明讓生活更美好》《禮讓斑馬線》《垃圾不落地 城南更美麗》《一店一招牌 羅州客自來》等系列短視頻,通過紅橙廉江APP、廉江發布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引導廣大居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創建,切實提高居民群眾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

站在新的起點,廉江正謀劃“后創建時代”的長效機制,讓創建成果持續惠民。從智慧城管平臺建設到“文明細胞”工程深化,從全域文明村鎮創建到“廉江好人”品牌升級,這座城市正以永遠在路上的姿態,續寫著文明新篇章。夜幕下的廉江,萬家燈火與星河交相輝映。文明,已不僅是懸掛的牌匾,而是融入城市的呼吸、百姓的生活,成為這座城市的溫暖底色。

“廉江有戲” 大樓。  本報記者張鋒鋒 攝


編輯:倪婉婧
值班主任:羅穎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廉江仙桃荔首次大批掛果上市
  • 霞山區岑擎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 荔香盈野 直播興農
  • 光影盛宴
  • 暮海鎏金
  • 鋼花映童心 共筑綠色夢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