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膽,現在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近日,站在煥然一新的南柳中村主干道上,居民李阿姨望著新鋪設的排水渠感慨萬千。隨著霞山區東新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困擾南柳中村及鐵路宿舍900余名居民多年的積水難題終于畫上圓滿句號。
這條排水渠曾是連接南柳中村與南寧鐵路局宿舍的“生命線”,但因年久失修且疏于清理,渠道逐漸被淤泥垃圾侵占,排水管徑嚴重縮窄。每逢雨天,這里便上演“水漫金山”的揪心場景,阻斷居民出行。居民們雖多次反映,因歸屬復雜、改造難度大,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東新街道黨工委將這一“老大難”問題列為重點民生工程,黨政主要領導多次協調區城綜局將該排污排水渠的清淤、修復及路面硬底化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同時實地帶隊設計方和施工方現場開展施工條件、設計要素等調研,街道紀工委全程跟進監督,推動施工方案加快落地。在2個月的攻堅戰中,施工團隊采用“分段作業+錯峰施工”的方式,清淤疏堵320米管網,增設30米波紋管擴大排水容量,道路硬底化約1000平方米,同步合理建設雨水收集點,更通過延伸改造下游鐵路宿舍區部分,實現全域排水系統“無縫對接”。
如今,曾經坑洼積水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潔平整的路面,雨水井蓋下的流水聲清晰可聞。此次改造不僅根治了困擾群眾多年的積水頑疾,更在暴雨中檢驗出基層治理成色。群眾家門口的“煩心事”,就是基層治理的“必答題”。下一步,街道將以此次改造為范例,繼續同步推進水改分表到戶、涵洞排水改造等民生工程,讓“百千萬工程”的惠民成效在街頭巷尾持續涌動。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