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粽香傳家風 端午話清廉

赤坎區紀委監委舉辦端午廉潔家風教育活動

2025-05-28 13:08 來源:湛江云媒 作者:通訊員赤紀宣

為深挖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厚植廉潔家風土壤,5月25日,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赤坎區紀委監委聯合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中山街道婦聯、向陽社區等單位在赤坎區博物館舉辦“粽香傳家風 端午話清廉”主題活動,通過“講習俗、制香囊、承家風、包廉粽”四大沉浸式體驗,將廉潔教育、家風傳承與端午習俗深度融合,做到“學、思、踐、悟”四步聯動,讓傳統文化與清廉家風在親子互動中薪火相傳。

溯源端午:千年文脈中的清廉基因

“屈原不僅是愛國詩人,更是廉潔正直的典范。他‘寧廉潔正直以自清’的精神,正是端午文化的精髓……”活動伊始,主持人以屈原故事為引,深入解讀端午包粽子、佩戴香囊等習俗背后的文化內涵。在隨后的端午知識問答環節,孩子們踴躍搶答,從傳統習俗到艾草寓意,從歷史典故到詩詞賞析,讓大家在趣味互動中感悟端午節承載的家國情懷與廉潔精神。

巧手繡廉:一針一線織就家庭“護廉網”

在香囊制作環節,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將艾葉、蒼術、廣藿香等中草藥裝入布袋,以絲線纏繞成寓意“高潔”的梅花形香囊。“媽媽,為什么香囊要做成梅花呀?”“因為梅花潔白無瑕,就像我們做人也要清清白白。”家長們在穿針引線間向孩子傳遞廉潔理念,小小的香囊不僅驅散了夏日蚊蟲,更將“清廉護身”的種子埋進孩子心田。

家風共話:三代人的故事傳承

赤坎老街的青石板路,不僅刻著千年商埠的滄桑,更見證著代代相傳的家風密碼。中山街道干部陳世強深情回憶:“我從小在老街民主路長大,父親教會我勤儉節約、學會感恩、清白做人。如今我也總是跟我的小孩說,要常懷感恩之心。粽子緊實,就像做事要踏實;粽葉清香,就像品格要高尚。”向陽社區干部蔡婉清分享道:“我的媽媽即使是在吃不飽飯的年代,想到的都是接濟鄰里,寬容對待他人。媽媽對我的影響,就像端午的粽子,粽葉裹住的雖是樸素食材,卻藏著鄰里守望的溫情,正如她用一生教會我的寬容與善意。”從兩位基層干部的分享中,赤坎老街斑駁的磚墻仿佛化作立體家訓,在粽葉清香里交織成最生動的廉潔注腳——家風傳承不在高談闊論,恰在這市井煙火間:一片粽葉裹住樸素初心,一根草繩系緊千年傳承。

粽葉傳家:棱角藏規暖人間

包粽子環節中,小朋友與家長共同折葉、填米、纏繩,體驗傳統技藝的同時,更領悟“棱角分明”的粽子與“嚴守規矩”的為人之道。

活動尾聲,小朋友們提著溫熱的粽子走向街頭,分享給環衛工人、城管等戶外工作者。6歲的樂樂將粽子遞給正在擦汗的環衛工李阿姨:“媽媽說,粽子的甜要分給守護城市甜的人。”年輕干部小張望著此景,感慨道:“家長們教給小朋友的不僅僅是包粽手藝,還傳遞了溫情與感恩,家風就藏在這些日常點滴里。”

此次活動深度挖掘傳統節日蘊含的清廉文化基因,將廉潔家風教育巧妙融入親子互動場景,讓廉潔文化浸潤家庭,讓清風正氣在親子互動中代代相傳。下一步,赤坎區紀委監委將持續聯合各街道、各部門,持續深化廉潔家風建設工作,通過創新教育載體、拓展宣傳陣地、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讓廉潔清風吹拂千家萬戶,為作風建設注入持久動能。

編輯:蔡緗雯
值班主任:周文碩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廉江仙桃荔首次大批掛果上市
  • 霞山區岑擎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 荔香盈野 直播興農
  • 光影盛宴
  • 暮海鎏金
  • 鋼花映童心 共筑綠色夢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