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徐聞縣有關部門獲悉,目前,位于角尾2號海域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項目穩步推進,一期工程總承包和二期勘察設計招標工作已全面完成,這是該縣著力構建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的具體舉措之一。
近年來,徐聞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充分發揮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72公里的區位優勢,深入實施“科技興海”戰略,以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中國大陸最南端“藍色糧倉”,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徐聞縣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數據顯示,全縣擁有11個沿海鄉鎮、35個漁業村莊,漁業人口達6萬人,其中專業養殖人員1.8萬人。現有養殖面積10萬余畝,水產養殖總面積8363公頃,2024年水產品總產量達10萬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縣生蠔養殖面積達2.4萬畝,年產量2.5萬噸,主要養殖三倍體葡萄牙牡蠣,少量養殖二倍體香港牡蠣,養殖區域集中在角尾鄉、邁陳鎮、南山鎮等鄉鎮。全縣擁有省備案漁港12個、避風塘53個,國庫及鄉鎮漁船總計5126艘,為“藍色糧倉”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徐聞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生蠔養殖作為典型的“碳匯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生態效益。為此,縣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廣東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先后在角尾鄉、邁陳鎮等地舉辦牡蠣養殖技術培訓班,有效提升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
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徐聞縣積極引進龍頭企業,成功引入兩家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的生蠔綜合性企業,通過“以大帶小”模式帶動當地中小企業和漁民共同發展。同時,創新探索“藍色糧倉+藍色科研+藍色文旅”的融合發展路徑,加快推進深海養殖裝備升級和智慧漁業建設,著力構建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
下一步,徐聞縣將緊緊圍繞省委“百千萬工程”部署要求,持續深化“科技興海”戰略,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科技支撐,推動“藍色糧倉”建設取得新突破,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