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雷州市調風鎮以垃圾治理為突破口,多措并舉,探索出一套符合鎮情實際的垃圾收費治理模式,在人居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上取得一定成效。
黨建引領鄉村,構建共治格局
建立“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黨員包戶”三級責任體系,全鎮駐村干部、黨員志愿者通過“上門講政策、帶頭交費用、定期查衛生”形成示范效應,將垃圾收費、分類投放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
在調風鎮赤尾村,黨員帶頭成立監督小組,每月公示繳費情況,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
創新收費形式,探索治理路徑
調風鎮積極探索創新收費形式,將垃圾收費與傳統雷劇演出結合。
部分村委會以群眾觀看雷劇演出為契機,在收取群眾觀看雷劇演出費用的同時收取垃圾處理費。
此外,還有部分村委會在雷劇演出現場設置收費點,在每場演出前安排政策宣講,讓村民在觀看雷劇的同時自愿繳納垃圾處理費。
同時,鼓勵各村探索線上繳費方式,方便村民繳費。
廣泛宣傳發動,凝聚群眾共識
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村級大喇叭播放雷州方言音頻,在全鎮各村的宣傳欄、村口、主要道路等顯著位置張貼垃圾收費治理告示,詳細說明收費標準、依據、用途等內容,引導村民積極支持和參與垃圾收費治理工作。
組織各村召開村民大會,由鎮村干部向村民面對面宣傳垃圾收費政策,現場解答村民疑問。在村民大會上,不僅宣讀宣講政策,還邀請村民代表分享垃圾治理工作的經驗和感受,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增強宣傳效果。
利用各村建立的微信群,及時發布垃圾收費治理工作動態、政策解讀等信息,鼓勵村民在群里交流討論,反饋問題和建議。
激活社會力量,共促家鄉環境
通過召開鄉賢座談會、倡議《致調風游子的一封信》等方式,積極發動外出鄉賢捐款出資出力,支持家鄉的垃圾治理工作。
許多外出鄉賢心系家鄉,紛紛慷慨解囊,為垃圾治理提供資金支持,用于購置垃圾清運車,幫助村里建設垃圾收集點。
據統計,2024年-2025年共收到鄉賢捐款23.5萬元,有效緩解了垃圾治理工作的資金壓力。同時,鄉賢們還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和影響力,為垃圾治理工作出謀劃策,積極參與監督,推動工作順利開展。
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治理投入
調風鎮部分村莊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盤活集體資產等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從而增加對垃圾治理費用的支出。
調風鎮橫山村因地制宜,秉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理念,大力推廣種植“林果樹”“產業樹”,利用拆舊復墾土地種植50多畝荔枝,集中連片打造46畝荔枝生態果園。帶領黨員群眾種植優質“白糖罌”荔枝800多畝,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加。
近年來,該村每年從村集體經濟中拿出3.5萬元用于垃圾治理工作,提升了垃圾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