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首都劇場周邊,一個小“系統”開始運行:離劇場不到200米的便利店理貨員和水果店老板總會提前“探聽”演出場次,靈活調整每天的鋪貨量,幾排貨架,藏著京城話劇市場的風向標——在王府井大街上,以演藝帶動周邊消費的互動已經存在多年,這個秋天,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把“一張戲票、多元體驗”的文旅融合體驗向著更大的商圈乃至全城深度拓展。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展示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集章頁,觀眾可依據不同劇目票根兌換印章,領取不同檔位的禮品。 本報記者 方非 攝
■把演出票變作“吃住行游購娛”全場景優惠券
這兩天,觀眾“莘莘”興奮地給上海的好朋友發微信說,兩張環球影城的門票已經“驚險”到手,來北京休假的計劃可以提上日程。
11月20日晚,憑借當天話劇《父親》的演出票,她湊齊11枚依據不同劇目票根兌換的印章,拿下了這次戲劇邀請展期間“集章換禮”活動的最高檔位禮品,即先到先得、限量50份的兩張環球影城門票。而根據收集印章數量的不同,觀眾還可兌換環球影城單人票等其他檔位的獎品。據統計,自9月19日邀請展開幕大戲《哈姆雷特》上演以來,“集章換禮”活動覆蓋的14部劇目、2部戲劇電影放映已觸達觀眾近4萬人次,兌換盲盒、立減金及“北京禮物”超百份,環球影城門票200張。
“這些數據側面反映出觀眾在人藝進行了多次深度的觀演。”北京人藝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一直希望,藝術不僅停留在舞臺上,還能以一種更輕松、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市民的日常中。”
借助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的契機,已多次試水“王府井戲劇谷”多元文化體驗的人藝與工商銀行合作,推出“王府井‘藝’游指南”,設計“商圈優惠”“集章換禮”多個活動,把演出票和相關消費記錄變作貫通“吃住行游購娛”全場景優惠券。“演藝+”的潛力已被充分釋放,邀請展期間,75場演出中許多場次售罄,“購票滿減”活動帶動訂單金額近40萬元。在王府井商圈,百貨大樓、東安市場等參與優惠商戶實現收單額環比提升28%。
■讓走進劇院真正拉動城市消費
戲劇引流,消費聯動,一個以劇院為核心的小型文旅消費生態圈正在形成。觀眾齊女士的觀演時間線明顯延長,“從前到人藝看演出,我一般提前半小時到劇場取票。”但邀請展贈送的涵芬樓書店全場圖書85折優惠等福利,讓她專門抽出一下午的時間到王府井商圈轉了轉。齊女士的看戲搭子劉女士也用上了相關餐飲商家優惠,還憑票根印章兌換了一個爆款鳳冠冰箱貼。“原來都是單向掏錢買票,現在能反向地有所收獲”,劉女士說,這種有回饋的“互動感”讓她與邀請展、與劇院間多了一份情感上的參與和聯結。
據了解,未來,北京人藝考慮結合不同的活動內容,設計更多有趣的互動玩法,把“票根經濟”模式常態化、深入化,讓走進劇院真正成為拉動城市消費、豐富市民生活的重要一環。縱觀今年北京的文化消費市場,從年初的第1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到金秋啟幕的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戲看北京”2025展演季以及貫穿全年的各類大型演唱會,小票根頻頻撬動大消費,“演藝+”的藍圖大有可為。本報記者 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