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11月2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30個基點,報7.0796,創2024年10月14日以來新高。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一輪人民幣走強的背后是國內經濟基本面、政策引導與外部環境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預計此種偏強運行態勢在短期內仍將延續。
人民幣匯率的強勢體現在多個維度。2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升破7.08關口,最高至7.0788,創下2024年10月中旬以來的盤中新高。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當日盤中最高升至7.07595,創下2024年10月中旬以來的盤中新高。與此同時,近期CFETS等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也升至4月初以來的高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人民幣匯率走強的背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持續向偏強方向調整,這或與年初以來國內經濟走勢偏強,美元大幅下跌,而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盡管有所升值,但未能與之充分匹配有關,這意味著當前匯市調控正在向推動CFETS等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適度上行方向發力,有助于為我國外貿企業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二是今年我國出口超預期,7月以來國內資本市場走強,這在帶動結匯需求增加的同時,也提振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
綜合各類影響因素,業內人士預計,短期內人民幣還會處于偏強運行狀態,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美元走勢、人民幣中間價調控力度,以及國內穩增長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浙商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廖博表示,一方面,隨著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美元或趨于走弱,可能引發企業結匯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四季度作為傳統的季節性結匯高峰,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升值動能。
王青分析稱,接下來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大體會保持與美元反向波動、波幅相對較小的運行格局,年底前快速升值、乃至進入7.0以上區間的可能性不大。(記者 向家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