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雙減”之下 選擇校外培訓機構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2-03-23 08:40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 潘潔婷

藝術類的培訓受到家長青睞。記者 張鋒鋒 攝

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實,素質教育課程開始嶄露頭角、有齊頭并進之勢。盡管如此,“雙減”之下的校外培訓機構仍然是家長和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問題?開展學齡前學科類培訓是否合法?……

近日,市教育部門相關的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回應廣大中小學生家長關心問題,并建議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報名參加校外培訓要注意哪些問題

記者:我市現有的合法校外培訓機構有多少家?家長可以在哪里查到這些信息?

答:截至3月15日,我市現有合法校外培訓機構107家,其中學科類機構有5家,非學科類機構102家。家長和學生可以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平臺上查詢合法培訓機構的相關信息資料。只有經過教育部門審批,取得了相關證、照的合法校外培訓機構,才可以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平臺上進行登記和公示。同時,學生和家長還可以在平臺上對機構違法違規辦學的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

記者:家長在給小孩報名參加校外培訓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家長在給小孩報名參加校外培訓機構的時候,首先是要客觀理性看待校外培訓,選擇正規校外培訓機構:正規的校外培訓機構持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等證照,并在培訓場所醒目位置公示有以下內容:《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教職人員信息、《湛江市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規范》和《湛江市校外培訓機構規范辦學行為二十三條規定》。正規的校外培訓機構根據《辦學許可證》登記的培訓項目來選擇培訓內容,可以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平臺查詢相關信息。非法的培訓機構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缺乏相應的監管,一旦產生經濟糾紛、安全事故,維權無從保障。因此家長們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務必高度重視,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其次要了解校外培訓相關收費標準,一次性交費連續時長不超過3個月。家長們要自覺抵制培訓機構“優惠預存”“多買多送”“打折促銷”的誘惑,不向培訓機構一次性繳納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有效避免個別培訓機構降低服務標準或因經營不善、惡意攜款潛逃而引發經濟糾紛問題。

第三要依法簽訂培訓協議,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家長們在培訓機構報名時,應與培訓機構依法簽訂培訓協議,認真逐項查看協議條款,了解收退費流程及爭議解決辦法。同時要保管好有關協議文本、票據等資料,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第四、注意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安排時間參加培訓活動。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雙減”政策規定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在寒暑假、休息日、節假日不得開展學科類培訓活動,初高中、小學學科類培訓只能在每學期的周一至周五晚上8時30分之前進行,不得和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國家提倡中小學生參加提升綜合素質的非學科類培訓活動,在寒暑假、休息日、節假日是可以進行非學科培訓的。所以,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參加培訓的時間,防止因為參加培訓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

校外培訓機構攜款潛逃,家長如何維權

記者:假如報名的校外培訓機構攜款跑路了,應該如何維權?

答:校外培訓服務本質上屬于消費者和商家的民事行為,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培訓機構享有雙向選擇權、承擔相應的義務。

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培訓的時候,首先是要選擇合法的校外培訓機構,其次要和機構簽訂好相關協議,第三是預先繳費時間不超過3個月,索要正規發票,并保存好相關協議、繳費單據;這三點是最重要的,因為目前為止,我們了解掌握的發生問題糾紛的機構都是無證無照、收費時間偏長的機構。尤其是連續開展活動:用“繳費時間越長、優惠越多”等“大額度優惠”來引誘家長繳納半年以上、甚至2-3年費用的機構,這種培訓機構發生問題的概率比較高。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家長想得到的是那點“優惠”,校外培訓機構盯上的是眾多家長短時間繳納的學費,學生家長累積繳納的學費越多,機構潛逃的可能性越大。按正常收取三個月以內的學費,正常經營,機構基本上不會潛逃。第四點要關注了解機構經營狀況,盡可能早發現,早向相關部門反映,以爭取主動。如果機構潛逃,或者消費者和商家因為退費發生糾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規定,學員和培訓機構協商不成的,可向消費者協會申請調解、也可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教育、市場監管)。在向我們教育行政部門投訴后,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核查處置。對于處理(調解)結果不滿意的,或者說機構不接受處理(調解)的,消費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了幫助(便利)消費者維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所以,學生家長應盡量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申請維權;必要時通過司法手段,自行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借這個機會,我們也想再次提醒學生家長:報讀校外培訓是民事行為,家長要承擔主體責任。

開展學齡前學科類培訓是否合法

記者:有機構開展學齡前兒童的英語培訓,合法嗎?

答:“雙減”文件中明確規定:“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向學齡前兒童開展英語培訓,是違反國家政策規定的,是不合法的,是不允許的。目前,我市沒有任何一家校外培訓機構有資質對學齡前兒童開展學科類的培訓活動,教育部門也不再審批新的面向中小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新審批的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對象不得包括3-6歲的學齡前兒童。

哪類教師可以在校外培訓機構任教

記者:學校在職在編的教師可以在校外培訓機構任教嗎?退休教師可以在校外培訓機構任教嗎?大學教師呢?校外培訓機構對教師的資質要求是怎樣的?

答:在職的中小學校的教師是不可以到校外培訓機構任教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文件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老師。所聘從事培訓工作的人員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應的培訓能力;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老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對中小學老師‘課上不講課后到校外培訓機構講’、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要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有關教師的教師資格。”

退休教師因不再在學校教學,是可以到培訓機構任教的,但是,一定要選擇合法的證照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大學老師按規定是可以在學校之外兼職的,只是大學的老師更適合搞教育教學等方面的研究。教育部門在審批校外培訓機構時,需要審查機構教職人員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在新增教職人員的時候,也應當向當初審批機構的教育部門進行報備,申請審核。此外,校外培訓機構還應當主動將機構教職人員的信息放在機構的醒目位置進行公示,以方便學生家長進行選擇和監督。

哪類培訓機構需要教育部門審批

記者:聽一些培訓機構人員說:只有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才需要教育部門審批,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是不需要教育部門審批的,所以教育部門管不到他們。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答: 在“雙減”政策出臺前,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辦理辦學許可證,所以已取得營業執照的非學科類機構,在遵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前期下,是可以開展非學科類培訓活動。“雙減”開始后,按照“先證后照”的規定要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教育部門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后,市場監管部門才發放營業執照。所以,計劃舉辦非學科類培訓的機構,現在暫時無法辦理相關證照,不可以營業。省級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待省出臺標準后,將全面放開審批。

按照《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公告》要求:教育部門將依法嚴厲查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

記者: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預收費資金要進行監管,那么,監管的資金機構是不是就不能使用呢?

答:《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校外培訓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教監管函〔2021〕2 號)規定:各地可結合實際,采取銀行托管、風險保證金的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培訓機構是可以到銀行支取部分的監管賬戶中的資金的(一次支取不超過資金總額的10%,累計不超過50%),當學生因為某種原因要退費時,機構確認后,由銀行通過監管賬戶直接將資金按原收費渠道退還給學生,不需要機構轉賬。

老師不收費是否可以在家給學生補課

記者:老師不收費可以在家給學生補課嗎?在校學習的師范類大學生可以利用假期進行家教嗎?

答:老師周末、假期在家是不可以給學生補課的,有的師范類大學生想利用假期進行家教、到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等社會實踐,這個也是不可以的。 

2021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教監管廳函〔2021〕8號)文件明確: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須在培訓主體、培訓人員、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六個方面同時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合規性學科類校外培訓一般是指證照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在登記的培訓場所和規定的培訓時間,由其所聘請的具有教師資格的培訓人員,按照規定的培訓方式,面向中小學生提供的符合培訓內容要求的學科類培訓服務。教監管廳函〔2021〕8號文件明確了以下 七個方面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行為,將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1.違反培訓主體有關規定,證照不全的機構或個人,以咨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2.違反培訓人員有關規定,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在職中小學教師違規開展有償補課。

3.違反培訓時間有關規定,通過“直播變錄播”等方式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4.違反培訓地點有關規定,組織異地培訓,在居民樓、酒店、咖啡廳等場所,化整為零在登記場所之外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學科類培訓。

5.違反培訓內容有關規定,以游學、研學、夏令營、思維素養、國學素養等名義,或者在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等非學科類培訓中,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6.違反培訓方式有關規定,線下機構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方式違規開展線上學科類培訓。

7.其他違反相關規定的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

是否所有的機構都有政府指導價

記者:學科類培訓機構有政府指導價,是不是所有的機構都有政府指導價呢?

答:“雙減”文件明確“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我市發改部門經過調研、聽證、座談,印發了《湛江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的通知》,明確了我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政府指導價(最高收費不得超過標準的10%)為:班級人數為10人以下的40元/課時,10-20人的35元/課時,20-30人的30元/課時,30人以上的25元/課時。目前我市合法的學科類機構只有5家,必須嚴格執行政府指導價收費,可以低于標準收費,不得超過政府指導價10%進行收費。

目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沒有政府指導下的規定要求。但是,校外培訓活動的公益屬性是必須堅持的。

編輯:陳廣灝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