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蘇研杯”第三屆科技作品決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浙江杭州舉辦。其中,由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孫成波教授指導,2019級研究生陳燮燕組建的“漁光興農”參賽隊伍,榮獲大賽自然科學類碩士賽道二等獎;孫成波教授獲優秀指導老師。
據悉,海大獲獎作品“地膜—光伏整合”工程化水產養殖系統主要由地膜池養殖系統和光伏發電系統兩大系統組成。其中,光伏發電系統由光伏板和立柱兩部分組成,地膜池養殖系統由地膜池塘、增氧系統、進排水系統和尾水處理系統組成。進水系統經過水產養殖用原水的沙濾裝置過濾。養殖動物的殘餌及蝦殼等采用地膜養殖池排污裝置排出池外。尾水處理主要采用三級養殖尾水處理系統。
該養殖模式是一種創新型、實用型、經濟型、節約型的水產養殖模式,為后期其他水產生物養殖試驗提供參考,實現對蝦和籃子魚的清潔養殖和光伏發電的雙重收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水產養殖模式。水產養殖和光伏發電結合將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符合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
據介紹,該模式將大幅提升單位國土面積的價值輸出,實現土地復合利用,真正實現“漁、電”雙豐收,有望直接推動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能源革命進程。該發展模式還可促進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融合打造集新漁業、新能源、新農村為一體的“三新”現代化產業園,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途徑,并對改善區域能源結構、發展經濟、保護環境、農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該項目共完成文章4篇,已經見刊3篇,1篇SCI在審,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