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方寸之間展現致富“法寶”

2022-07-10 06:53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文/圖 記者賴寒霜 通訊員張思燕

毛雷老人隨手一抓,滿手都是蠕動的“軟黃金”。

近日,廉江市安鋪鎮退休老干部毛雷又到位于九洲江岸邊的種養試驗地里,挖出10斤蚯蚓,以60元1斤的高價供貨市場。

毛雷笑稱,一小塊地,種作物、養蚯蚓,相互促進,生態高效。只要創新種養模式,就能摸索出一條生態致富之路。

開辟種養結合新路

毛雷老人已退休10多年,他戀土愛鄉,一直致力于為家鄉發展貢獻余熱。

前幾年,他看到當地有大片的農田丟荒,萌生了通過自身實踐為農民種地找出一條致富之路的想法。

安鋪鎮的九洲江出海口一帶土地平坦、肥沃,供水充足,但許多農民因為種植模式滯后,效益不佳,便撂下肥田外出務工了。

毛雷決定下田當農民,親近土地,為種地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高效之路,讓土地生金生銀,解決撂荒現象。

幾經思索,并通過市場調查和研究,他嘗試利用自己過去學到的農技專長,走種養結合的新型生態農業之路。

說干就干,2017年開始,他就在自家院子旁邊、緊挨著九洲江的岸邊,開辟出幾平方米寬的“試驗田”。他用石塊壘起土墻,又扛起鋤頭到野外挖蚯蚓,放生在澆濕的土里,然后收來瓜果皮等喂養地龍,地表上再種植大薯、香芋等綠蔭作物,逐步發展現代立體生態農業。

蚯蚓是一種陸生環節動物,繁殖性高,可高密度養殖,它在中藥名稱為“地龍”。蚯蚓喜濕怕干,喜溫怕光,晝伏夜出,是雜食動物,喂養果渣、菌、薯渣的蚯蚓,長成后可曬干作藥用,產量高、價格好,一畝年產值可達好幾萬元,目前國內不少地方已開始人工養殖,市場前景廣闊。

小蚯蚓成為土里“軟黃金”

“南方濕熱地帶更適合養殖,產量高,品質好,效益更佳。”毛雷老人一邊介紹,一邊帶著我們走進他的試驗田。他表示,只要找對路子,撂荒地也能“活”起來。

記者看到,不大的一塊土地上種滿了農作物,生長繁茂,那挺直的香芋葉子竟有一米多高,方寸之間展現出蓬勃生機。

毛雷笑稱,地上的作物長得好,地下的蚯蚓便長得壯,而蚯蚓是土地的松土機、打氧機、施肥機,土里養蚯蚓,則能給地面的作物施肥松土,農作物長得特別好,平常三五斤重的大薯能長成20斤,肥碩香芋要兩只手才能拔出來,又香又粉。

毛雷扒開一處地面,就能見到濕土中一條條爬動的蚯蚓,他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他介紹道,地表作物反過來又給地龍遮光保濕,互為作用,達到平衡,這樣的土里一平方米可養蚯蚓10000條,養殖一個多月可采收,產量達20斤,收入1000元,這土地真的生“金”了。

據悉,毛老自養殖蚯蚓以來,幾平方米的試驗地每年僅出售蚯蚓就賺了幾萬元,種出的大薯香粉高價,試驗田展現新農業新方向,毛老也成為了當地“老人創業”的名人,如今這種生態高效的種養模式引起了當地農民的關注,一些農民開始向他學習養殖技術。

毛雷說,養殖蚯蚓并不很難,只要學好技術,做好保濕遮光,澆地下水,按時喂食,蚯蚓就長得快、長得好,采收容易,往地面灑一把米糖或注水,蚯蚓就自己爬出來了,勞動量不大,可持續性強,效益非常可觀。

地表下養蚯蚓,地表上種作物,互生互長,這種模式可使一畝地年產值達10萬元,并且在當地很具推廣性,能給當地農民生態致富開辟出新路子。

一條條小蚯蚓成了“軟黃金”,成就大產業。毛雷表示,自己年紀大了,無法大面積養殖了,只希望農民可以學到技能,創新創業,走上生態致富新路。


編輯:陳廣灝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