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湛江市“名醫進基層”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將于8月20日啟動。(8月17日《湛江日報》)
眾所周知,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近年,一些地方積極推動中醫藥文化進基層,不同程度地緩解了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因此深受群眾歡迎。近期,湛江還計劃開展“名醫進基層”活動,辦中醫義診、傳統中醫療法體驗、健康咨詢、中醫藥文化講座等活動。這對于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文化在基層的普及率、認同度而言,是有積極幫助的。
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中醫藥優質服務的供給,與基層群眾的健康需求仍有不小差距。基層中醫藥服務仍然存在人才缺失、服務能力薄弱以及各地各領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需不斷“強筋健骨”。除了鼓勵在基層辦中醫等常規辦法之外,還應該在創新表達、跨界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讓中醫藥文化距離基層群眾更近。
如今,年輕人之間正刮起一股“中醫熱”。從各類新中式茶飲、甜品風靡市場,到巴黎奧運會上的“神秘印記”——火罐印備受關注;從相約制作香囊、練八段錦等“養生社交”流行“朋友圈”,到“年輕人三伏天曬背”現象頻上熱搜……中醫藥文化的吸引力,不僅不過時,反而以一種更“潮”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那么面對這些市場上的消費新動態,湛江又應該作何應變呢?
在大健康產業“藥、醫、養、食、游”融合發展中,中醫藥是不可忽略的資源寶庫,也越來越受到現代消費者的青睞。湛江有“三鮮三美”的核心吸引力——空氣鮮、水質鮮、物產鮮,城鄉美、自然美、文化美。依托中醫藥文化進基層,打造生態康養之城,大有可為。比如,引導企業開發有湛江特色的新中式茶飲、養生“湛品”菜單;推廣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獨具中醫特色的健康干預調理服務;推出一批中醫藥康養旅游的網紅打卡地,還可以推出滿足親子游需求的養生谷,在鄉野間開辟中藥材種植基地,打造集科普、種植、觀光、采摘、度假、調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園區。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因地制宜規劃“中醫藥一條街”“中醫藥健康夜市”,讓中醫藥進基層常態化,串聯起中醫藥“產業+消費+文旅”全鏈條體系,打造消費新場景。
只要結合現代消費需求,發掘中醫藥康養產業潛力,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新經濟、新業態。希望湛江也能涌現出一些真正能推廣中醫藥文化的好辦法,不僅聚“人氣”、旺“財氣”,還更為有效地助力中醫藥文化“圈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