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正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11月4日,記者從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獲悉,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搶抓時機,加快推進工程建設,迎來多個節點。
大社支洞全長1030.5米,采用鉆爆法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面對復雜的地質和技術難題,施工單位始終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少擾動、早封閉、強支護”的原則進行開挖支護,并針對不同地質條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組織現場管理及施工人員進行演練。同時,項目部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強化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嚴防、嚴控各類安全隱患的發生,確保了大社支洞順利貫通。
施工D1標首臺頂管機順利始發。項目頂管設計主要應用于管線穿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河道和地形高點,總共需穿越上述建筑物20處,頂管區間全長6.26千米,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項目分別采用有DN3600和DN4000兩種復合式泥水平衡頂管機,同時配備可更換巖石頂進刀盤,其中DN4000頂513米、DN3600頂5097米、DN4400頂套管316米、DN4400頂套管334米。新垌支洞全長594米,隧洞工程采用了高標準的安全和質量管理措施,在質量管理方面,嚴格執行“二控制、三不交接、四把關、五不施工”要求,通過智慧工地、自動定位監控系統,實時掌握掌子面開挖情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設計文件及規范要求進行支洞開挖,針對圍巖等級變化,及時進行工序調整。在安全管理方面,按照“動態設計、信息法施工”原則,認真執行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方案,將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工作納入隧洞施工工序中,及時反饋不良預報和監控成果,調整隧洞開挖方法和支護參數。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