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繪就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圖景”

2024-11-08 09:03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策劃/黃康生 采寫/記者何有鳳 通訊員湛發改

近年來,湛江市深入實施制造業“五大提升行動”,推動科技創新引領,以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藍色海洋經濟為骨架的“四綠一藍”現代化產業體系積厚成勢,低空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重大發展平臺持續發力,湛江臨港經濟區加快謀劃……一幅具有湛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圖景正在加速繪就。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的花園式廠區。記者郎樹臣 攝

做強做優支柱產業

落日時分,塔器林立的東海島籠罩在金色的光芒中。一邊機器飛速運轉,一邊候鳥翩躚起舞,形成和諧美好的畫面。

昔日僻處一隅的海島漁村,變成了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主戰場,如今已華麗蛻變為恢宏大氣的現代化工業新城。

在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三大“巨頭”的帶動下,當地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產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中下游企業入駐,產業鏈不斷延伸拓展,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不斷邁進,成為湛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今年三季度,作為國內首個“氫基豎爐+電爐”短流程冶煉生產高等級薄鋼板的近零碳生產線,寶鋼湛江鋼鐵零碳高等級薄鋼板工廠項目廠房鋼結構首件吊裝圓滿成功,湛江鋼鐵煉鋼廠新增5號特厚板坯連鑄機工程、大毛牛新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明昊5000噸/年三乙基鋁項目等工業項目也相繼開工。

在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中國海油油田開發項目等骨干項目的支撐帶動下,今年1—9月,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2.2%,已連續19個月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56.4%,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貢獻持續加大。

近年來,我市鋼鐵、石化、能源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23年,鋼鐵(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增加值為123.53億元,占全省比重28.56%,排名全省第1位;石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增加值為318.27億元,占全省比重25.02%,排名全省第2位;能源(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綠色造紙(造紙和紙制品業)的增加值分別為60.9億元和33.12億元,占全省3.37%和7.19%,分別排名全省第9位和第4位。

秋日的白茅海,碧波蕩漾,風車旋轉。9月30日,國家電投廣東公司徐聞風電海上風電場300兆瓦增容項目首回路風電機組并網成功,成為全省今年首個完成第一批機組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

6月25日,廣東風電攜手寶鋼湛江鋼鐵、湛江交投集團、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強強聯合”,成立湛江粵風寶新能源有限公司,標志著湛江徐聞東一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邁入高速推進新航道。

明陽巴斯夫湛江徐聞東三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成為國內首個中德合作海上風電項目,湛江外羅一期海上風電場項目成為廣東省首個大兆瓦級海上風電項目,國家電投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項目成為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國家優質工程金獎項目……在湛江正大力發展的新質生產力,面向藍海掘“綠能”。

我市將持續深入實施制造業“五大提升行動”,加快構建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海洋經濟“四綠一藍”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以鏈招商、以商招商、聯合招商,為做強優勢支柱產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傳統產業升級“老樹開新花”

近年來,我市堅持“制造業當家”,不斷提質增效,推動高端造紙、智能家電、羽絨制鞋、家具建材等傳統產業實現“智造化”升級。以企業生產技術的整體提升,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新興產業競相發展,未來產業孕育孵化。

11月4日剛落下帷幕的第136屆廣交會期間,湛江參展企業“滿載而歸”,三期線上線下共獲意向訂單1.2695億美元,比135屆1.1258億美元和134屆6084萬美元分別增長12.8%和108%。

煎煮烤涮燉樣樣精通的多用鍋、功能齊全的袖珍電飯鍋、攜帶便捷的折疊電熱水壺……本屆廣交會上,廉江家電“閃亮”羊城,“湛江產”秀出了“含智量”,更是引來了一批批廣交會的各國客商來到廉江實地“探廠”,了解“廉江智造”的硬實力。

近年來,廉江堅持以創新引領家電產業迭代升級,憑借著創新的舉措、堅實的平臺建設、積極的轉型升級以及廣闊的市場拓展,積極推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助推家電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做大做強做優廉江家電,致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廉江家電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級小家電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廉江。目前,廉江現有家電企業1200多家,電飯鍋、電熱水壺等家電產銷量約占全國總量30%,配件銷售量約占全國的70%,產品和零配件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值超過220億元。

10月30日,湛江南站數字電商科技產業園電商產業服務平臺正式啟動,停運的舊汽車南站“搖身一變”成為了數字電商科技產業園!該平臺引入AI和大數據平臺,通過構建集倉儲物流、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服務、跨境電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電商產業服務平臺,引來阿里巴巴等38家電商企業進駐,為本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插上了“數字翅膀”。

轉型升級謀發展!從“制造”邁向“智造”,以“智”提質,傳統產業正奮力跟上時代步伐,激發產業新活力,綻放產業新氣象。

寫好融合發展“大文章”

紅土地上,菠蘿、紅橙、甘薯等農產品香飄四野;深藍海里,金鯧魚、對蝦、生蠔等水產品遙遙領“鮮”……近年來,我市不斷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做好水稻種植、熱帶作物生產、水產養殖三篇文章,推動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因地制宜壯大特色鄉村產業,優質“湛品”屢屢出圈。

在雷州流沙灣海域上,533座深水網箱錯落有致,數千萬條金鯧魚群暢游其中;“海威1號”“海威2號”等海上智能養殖平臺傲屹深海,鳘魚、軍曹魚等優質品種魚類游弋于碧波間。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高標準建設,奏響“海洋牧歌”。水產養殖、水產種業、水產品流通加工、裝備制造、進出口貿易……海洋牧場產業的不斷發展,帶動全產業鏈日趨完善。

今年8月,國內首個具備自主升降的海洋牧場平臺、廣東首臺規模最大的座底式桁架可升降智能養殖平臺——“湛農1號”正式下水。向海圖強,邁向更深更遠的海域,我市大力發展深海養殖裝備和智慧漁業,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深遠海養殖裝備升級,培育漁業高質量發展“新藍海”,以科技賦能激活漁業轉型升級“藍色引擎”。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把“百千萬工程”的“施工圖”轉化為湛江大地的“實景畫”,用奮斗激情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一個個村莊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實現“華麗轉身”,變成“網紅”旅游景點;一批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示范鎮、農業公園等田園綜合體先后出現,“生態+農業”“農業+旅游”等多種模式如雨后春筍般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業態、新亮點。

編輯:徐衛民
值班主任:蘇碧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坡頭:凝心聚力抓改革 鉚足干勁促發展
  • 湛江公安:守護海洋牧場 護航“藍色糧倉”
  • 歷代經典中國畫復制品作品展走進吳川
  • 強化重點改革攻堅 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
  • 讓大企業“頂天立地” 中小企業生機勃勃
  • 國際紅樹林中心成立協定在深圳簽署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