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總抓手,通過以小田變大田“整地”,以拆舊促退“換地”,以改造鹽堿地“造地”等模式,集成推進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整合,推動土地資源要素流動,空間布局優化,為縣域建設發展釋放更多發展空間。(11月16日《湛江日報》)
土地是農村發展活力之源,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盤活農村土地,讓“沉睡”資產煥發新的生機,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
盤活農村土地資源,遂溪縣提供了務實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其一,對碎片化耕地實行連片整治,打造“百千萬”畝優質田園;將分散的小田塊進行合并,增加了耕地面積31畝。其二,盤活農村閑置土地,在拆舊復墾村安排建設用地指標,打造農民公寓項目,有效拓寬產業和建設空間的同時,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其三,通過綜合改良,在鹽堿地“造”出耕地,全縣海水稻種植已輻射帶動周邊約10萬畝鹽堿地種植海水稻,助力全縣農業躍上一個新臺階。
遂溪縣綜合整治全域土地,改造閑置土地,重塑發展新空間,切實保障農民對土地、宅基地的權益,激發了全縣農村發展活力,豐富了鄉村特色風貌,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質,奠定了鄉村振興的基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盤活利用農村“碎片地”“舊村場”,建萬畝優質良田,建農民新公寓、鄉村旅游點,讓每一寸土地活起來,讓廣大農民富起來,讓鄉村田野美起來。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廣大農民的追求和期盼。全市各地都要借鑒遂溪縣的做法,加大盤活農村土地的力度,在“土地存量”中尋求“發展增量”,讓每一寸土地都煥發生機,發揮出最大價值,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為“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大動能和有力支撐。
湛江日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