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水產品大會在北京開幕。當天下午,大會水產品的品牌賦能論壇成功舉辦。近200名參會者圍繞“品牌賦能 價值提升”主題展開探討。
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統計,2023年全國金鯧魚年產量為29.23萬噸,首次超越大黃魚成為全國第一大海水魚養殖品種。“中國金鯧魚看廣東,廣東金鯧魚看湛江。”湛江擁有“中國金鯧魚之都”的稱號,是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基地,湛江金鯧魚也入選了首批“湛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成為湛江特色農業品牌之一。
本次大會特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金鯧魚分會周劍熙秘書長作《藍海金鯧魚》主題宣推,從“五好”角度分析湛江金鯧魚的特點和優勢,向重點企業推介湛江金鯧魚的發展機遇,鏈接優質資源,提升品牌價值。
“近年來,湛江金鯧魚不僅走進內陸,還走出了國門,走向世界。”周劍熙介紹,全球對高端水產品消費熱度不減,金鯧魚海外消費市場迅速崛起。目前,金鯧魚已成為我國出口凍品到歐美、東南亞區域最多的品種之一,均通過HACCP資質認證且具備海關出口備案資質。2022年湛江金鯧魚產品出口達1.16萬噸,是湛江水產出口的明星產品,暢銷美國、歐盟、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湛江漁民便開始在離岸十幾公里的海域,使用深海網箱飼養金鯧魚,讓其得以在10-15米的海水深度,以及22-28攝氏度的黃金水溫下自由生長。
目前,全國金鯧魚產業總產值已超200億元。在湛江,金鯧魚深海養殖網箱數量超過3500多個,一年產出金鯧魚總量10萬噸,產業年產值達100億元。此外,湛江金鯧魚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直接帶動從業人口約10萬人,間接帶動從業人口100萬人。
隨著養殖裝備的升級迭代,新型養殖平臺如桁架式智能養殖平臺等投入使用,金鯧魚產業規模仍在迅速擴張,相關從業人數持續增加,并帶動種苗、飼料、動物保健、養殖、裝備加工與流通、預制菜等全產業鏈的發展,對產業興旺、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關鍵作用,是名副其實的“致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