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湛江市“雙百行動”助力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當前我市正全力打造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各高校院所駐縣(市、區)服務隊要認真落實省有關指示要求和市“百千萬工程”專題部署會議精神,整合各方資源,匯聚強大合力,推動“雙百行動”助力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全面推進鄉村風貌實現新的提升。
充分發揮高校作用
助力全市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
會前,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各高校院所駐縣(市、區)服務隊實地調研廉江市東環大道至河唇鎮示范帶情況。會上,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和團市委分別就推進全市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作了發言,部分高校院所駐縣(市、區)服務隊成員作交流發言。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市高度重視“雙百行動”工作,為扎實推進“雙百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市“雙百行動”專班先后印發《關于推進湛江市“雙百行動”工作的通知》《湛江市“雙百行動”工作要點》等文件,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調度督導,推動“雙百行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目前,12家高校院所與8個縣(市、區)完成結對簽約,組建8支服務隊分別駐點,按照“縣域所需,高校所能”共同謀劃共建項目111項,周期到2024年底結束的共33項,均已完成;2025年共建項目均按計劃有序推進。
會議指出,我市正全力打造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希望各高校院所繼續發揮“資源庫”“思想庫”“智囊團”作用,聚焦村居整體規劃、農村環境整治等方面,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找準切入點和契合點,積極主動建言獻策,加快補齊鄉村風貌建設短板,持續推動“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全力以赴助力全市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積極謀劃共建項目
積累一批可推廣典型案例
自“雙百行動”開展以來,各高校院所擔當作為,積極采用“組團”方式,選優配強駐縣服務隊和師生技術服務團隊“雙團隊”,加強調查研究,深入開展合作共建,按照“縣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則,積極謀劃共建項目,積累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吳川市政府成立“百千萬工程”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并掛牌省“百千萬工程”縣域創新基地,組建人才專家庫,為吳川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廣東醫科大學在遂溪縣實施“百名學科骨干培養計劃”“村醫提升計劃”,下沉87名專家,培訓200余名村醫,開展健康宣教活動,受益群眾近萬人,打通惠民醫療的“最后一米”。
廣東海洋大學聯合海茂、國興等企業,依托南美白對蝦產業園,每年在徐聞等地培育蝦苗約70億尾,破解對蝦種苗依賴國外進口“卡脖子”問題。
嶺南師范學院與廣東華強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在廉江市共建省級“博士工作站”,選派博士教授進駐企業,助力廉江家電產業發展。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打通“5G+VR直播”渠道,助農直播帶貨,助推遂溪縣農特產品的銷售和推廣。
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聯合龍健集團開發“美派數字音樂課程”,舉辦“美派數字音樂課堂公益師資培訓班”,賦能廉江市數字音樂特色教育和省級特色“廉江音樂小鎮”建設。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高校院所均在縣(市)先后開展中小學學科教師、骨干教師、心理能力提升等培訓,累計參與人員超5000人次,為縣域學校賦能蓄力。
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各高校院所的鼎力支持和無私奉獻、各成員單位的密切合作和擔當作為。接下來,我市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保障校地合作,與各高校院所攜手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實現校地雙向奔赴、合作共贏。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