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現場,選手認真操作。記者 陳廣灝 攝
2024年湛江市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大賽舉行
提升科學素養 共筑航天夢
2024年12月28日,一場科技素養的盛會“湛江市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大賽”,在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學舉行,充分展現我市青少年動手創新能力。
此次大賽由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及團市委聯合舉辦,吸引了來自各縣(市、區)70所學校1295支隊伍共1338名中小學生參與。
本次比賽設計了筷子機拼裝工藝賽、筷子機穿越障礙賽、四軸無人機賽道障礙賽和四軸無人機任務接力賽等四個項目。這些賽項不僅富有挑戰性,更激發了青少年對科技探索的熱情與對航模運動的熱愛。
比賽現場,選手們一展身手,迅速拼裝筷子機,熟練操控無人機穿越重重障礙,完成了一項項任務。他們的精湛技藝與團隊協作精神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與喝彩。
在比賽中,五年級學生鐘俊茗首次亮相便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他告訴記者,自從在學校航模展演活動中接觸到航模后,便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參加本次比賽,他刻苦訓練,最終在筷子機拼裝項目中順利完成賽程,“這次參加比賽很緊張,很激動,也很開心。學到了很多關于航模的知識,也學會了團隊協作。下次我想嘗試一下飛行類的比賽項目。”這次經歷不僅讓鐘俊茗學到了更多的航模知識,還激發了他對航天的熱愛。他說:“我以后想要親手制作一臺飛機!”
“同學們十分喜歡航天航空模型科創活動,紛紛報名參賽,并為此刻苦訓練。”來自湛江市第十四小學的指導老師邵鴻靜告訴記者,這是該校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航模比賽,全校共27名學生參加了比賽。市十四小帶隊老師陳海生介紹,該校自2024年初組建航模社團以來,便將航模展演等教育形式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并邀請航模專家擔任導師,不斷提升師生的航模技能與科學素養。
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航模運動已逐漸成為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科技活動。它不僅能夠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也能推動科技教育普及、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近年來,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及團市委等部門持續推動航模教育走進校園,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未來,湛江市將繼續推動科技教育普及與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青少年人才。(記者吳文靜 通訊員李曉耘)
市二中霞山校區無人機表演。通訊員 黃鸝 攝
湛江市第二中學霞山校區:
走進神奇的科技視界
為有效提高學生科技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日前,在湛江市第二中學霞山校區內,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節如火如荼地開展。學生們對新科技充滿好奇與熱情,穿梭于各個展區之間,感受新時代科技的精彩。
在C++語言編程和人工智能實物編程的展臺前,學生們被編程世界的魅力深深吸引。他們聆聽講解,積極動手實踐,通過一行行代碼編織出屬于自己的科技夢想。這些看似復雜的編程語言,在孩子們的指尖下變得生動有趣,帶領他們走進神奇世界。
樂高機器人搭建與樂高編程搭建區域熱鬧非凡。學生們利用樂高積木和編程技術,搭建一個個形態各異、功能強大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完成簡單的任務,還能在學生的操控下各展“神通”。同學們在實踐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細胞”展區,學生們制作生物細胞模型,領略到了生命的奧秘與神奇,也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學校還引導學生們通過歷史的視角觀察科技的發展,深刻體會到科技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作用。此外,小學數學組精心策劃的“數學與科技同行,智慧點亮未來”主題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科技活動,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認識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智能機器狗的表演引得同學們尖叫連連。機器狗靈活行走、跳躍,甚至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讓現場的小記者們對未來科技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此次科技節,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科技創新的種子,鼓勵他們在數學與科技的廣闊天地中盡情地翱翔。(通訊員黃鸝)
市十六小同學動手科創。通訊員供圖
湛江市第十六小學:
童心探科技 筑夢向未來
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科技,全面提升學生科學思維、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日前湛江市第十六小學舉辦第九屆“和敏”科技節活動,主題為“童心探科技,筑夢向未來”。
在活動中,田若平老師的科學實驗團隊帶著他們的“神奇魔法”,將現場變成了一片探索與發現的海洋。液氮噴霧的神奇,瞬間點燃了觀眾的熱情;液氮動力球與液氮火箭的震撼演示,展示了科學的魅力,激發了孩子們對科學世界的好奇心。
該校二(1)班的學生與嶺南師范學院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攜手,共同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時裝秀。由廢舊物品精心改造而成的時裝,從廢棄塑料編織的華麗長裙,到紙箱拼接的炫酷鎧甲,每一件作品都閃耀著孩子們對環保理念的獨特理解和無限創意。
科技的征程永無止境,該校將以科技節為契機,把科技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 通訊員黃思婷 余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