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時光相冊丨哈爾濱亞冬會,你有沒有留意到這首歌?

2025-02-09 10:52 來源:新華社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

2月7日中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太陽島賓館宴會廳外響起《烏蘇里船歌》悠揚的歌聲。

40名身著中外民族服裝的少年兒童,一同唱起這首黑龍江民歌,熱烈歡迎出席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

黑龍江省佳木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風光(2024年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2015年9月27日拍攝的烏蘇里江風光。 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

這首歌傳唱至今六十多年,何以經久不衰?時間的指針悄然撥回1949年。

作為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祖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

新中國成立后,赫哲族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作于1962年的《烏蘇里船歌》,形象地描繪出赫哲族的勞動生活場景。

1960年全國滑雪運動會少年男子8公里和10公里兩項速滑冠軍獲得者——由滿昌。這個赫哲族少年從小就跟著父兄狩獵、捕魚,培養了堅毅勇敢的性格和健壯的身體。新華社記者 劉恩泰 攝

20世紀60年代初,赫哲族漁工們下網捕魚。新華社記者 佟德印 攝

1988年,赫哲族男人下江捕魚,婦女則劃著小竹筏捕撈小魚,用來作魚餌。新華社記者 劉向陽 攝

1988年,赫哲族女人精心縫制魚皮衣服。新華社記者 劉向陽 攝

這是1988年拍攝的赫哲人的“魚樓”,它是用圓木搭起來的,用來貯存魚干和糧食。新華社記者 劉向陽 攝

1988年夏,夕陽紅遍赫哲族漁鄉。新華社記者 何宗躍 攝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從傳統的漁業捕撈到漁農并重,再到當前旅游產業帶動、多業并舉的跨越式發展;從最初的地窨子、馬架子,到泥草房、磚瓦房,再到二層樓、花園式民居,用上自來水、抽水馬桶、地熱取暖,居住環境日益改善……踏上新征程,赫哲族人民唱響幸福“新船歌”。

這是2022年9月4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0年7月22日,在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二道江灘地,赫哲族村民叢秀松把剛打上來的魚扔進船艙。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4年10月12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撫遠市米比赫哲工藝室,學員在進行魚皮文創產品制作。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0年9月11日,黑龍江省撫遠市抓吉鎮赫哲族學校的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魚王角力”活動。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2023年1月11日,在黑龍江省撫遠市東湖,赫哲族群眾在進行冬捕。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赫哲族的變遷,是56個民族跨步前進的縮影。他們腳下遼闊的黑土地,日益成為改革的熱土、開放的厚土、發展的沃土,煥發出嶄新氣象。

2025年1月23日,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游覽。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2025年1月30日,游客在哈爾濱中央大街上游玩、拍照。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4年1月6日,身著赫哲族服飾的赫哲族群眾和饒河縣文旅推薦官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與游客互動。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2025年2月7日,焰火在開幕式分會場上空綻放。當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在哈爾濱舉行。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沉心鍛造“大國重器”,辛勤耕耘“中華糧倉”,積極發展冰雪經濟……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這片黑土地正在努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東北篇章”。

如今,《烏蘇里船歌》在哈爾濱再次唱響,把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的中國故事告訴亞洲,告訴世界……

編輯:王聞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聚焦2025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
  • 就在剛剛,中國代表團首金誕生!
  • 2025年雷州市“大舜杯”足球賽圓滿閉幕
  • 全面開花 中國隊迎亞冬會百金里程碑
  • 全球最大變質巖油田一期項目投產
  • 湛江“火力全開”拼招商   新年“第一簽”起好步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