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撂荒土地上種植。通訊員供圖
為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切實解決土地撂荒問題,近日,霞山區愛國街道組織特呈島村一眾村干部、村民等開展復耕復種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率,讓撂荒土地重披“綠新衣”。
“當前是搶抓復耕復綠、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期,降水增多、氣溫回升,為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愛國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走進特呈島田間地頭,看到大片撂荒土地已被平整成松軟的農田,點點新綠在農田里蔓延開來,添上不少生機。據了解,目前已完成復耕復種面積30余畝,涵蓋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等,主要種植花生和木薯。
下一步,愛國街道將持續加強宣傳引導,增強村民耕種撂荒土地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引導村民有序復耕復種,同時加強農技指導服務,發揮廣東省鄉土專家和鄉村工匠的專業優勢,為助力“百千萬工程”貢獻更多力量。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