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湛江經開區文明辦主辦、民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協辦的2025年湛江經開區“倡節儉紅白事 展文明新風尚”移風易俗主題活動在民要街道新安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據3月2日《湛江日報》)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6年6次點名治理高額彩禮。充分釋放出凈化鄉村風氣,致力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鮮明信號。高額彩禮整治并非一家一戶的私事,而是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及農民幸福生活指數提升的大事。經開區組織開展“倡節儉紅白事 展文明新風尚”移風易俗主題活動,新安村干部宣讀《紅白理事會章程》和《婚事簡辦制度》《喪事簡辦》等規定,就是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具體行動,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有力舉措,就是助力鄉村振興、塑形鑄魂的實際步驟。
彩禮古已有之,流傳至今,已成風化俗。彩禮本是民俗文化的一種,把彩禮控制在適當的可接受的范圍內,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本來無可厚非。但現在備受詬病的是動輒索要天價彩禮,遠遠超過部分農村家庭承受能力。據全國婚俗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農村平均彩禮達12.8萬元,相當于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倍,移風易俗形勢依然嚴峻。
高額彩禮的出現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為了面子,不能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有的是落后觀念作祟,覺得養女兒就是圖回報;有些是相互攀比,不愿掉價;有些是為了未來生活以及提前謀劃養老問題……不論何種問題,高額彩禮帶來的負面影響都不容小覷,都在必須整治之列。
高額彩禮吞噬了農民群眾勤勞致富的價值觀念,污染了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助長了畸形的婚嫁觀。建設好文明鄉風,整治高額彩禮需要政策干預,搞好建章立制,要將其納入村規民約,形成移風易俗“硬約束”。需要黨員干部帶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需要加強典型示范、文化引領,強化價值認同;需要多部門協同,多舉措聚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需要創新方式方法,激發農民群眾崇尚文明美德,摒棄陳規陋習,自覺節儉的積極性。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助力鄉村精神文明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