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湛江日報3月26日報道,過去一年湛江市用心用力用情辦好民生實事,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其中對“一老一小”的關心關愛尤其令人感動。
先說“一小”。過去一年,全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00%撥付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提標所需資金,鄉鎮中心小學、鄉鎮寄宿制初中標準化全覆蓋,協調推動優質高中與縣域高中簽訂幫扶協議并開展相關幫扶活動,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個案輔導和自護教育。
再說“一老”。全市已建成長者飯堂(中央廚房或就餐點)138家,實現鎮(街)全覆蓋,解決老年人“做飯難”“就餐難”問題;投保老年人意外綜合保險方面,全市“銀齡安康行動”參保人數133.56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參保率100%,實現全覆蓋;耐心周到地為老年人年審和辦理乘車卡、購買乘車險,讓老年人暢享便捷溫暖出行。
2024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突破3億,與此同時,隨著“二孩”“三孩”家庭增多,嬰幼兒照護需求快速增長。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已成為關乎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課題。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關愛老人,重在加快健全養老社會保障體系、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全方位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要把實事辦到老年人心坎上,像全市老人飯堂鎮(街)全覆蓋,就是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加大教育投入,讓未成年人無憂無慮健康成長,我市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還要注重推進公共服務設施、道路空間、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的適兒化改造,將“兒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規劃。要著力推進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讓孩子們在關愛中享受幸福美好的童年。
幼有善育,老有頤養,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也是黨和政府的關切所在。要更加積極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不斷整合醫療和養老資源,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便捷、更加貼心的醫養結合服務。要關心老人精神上的健康,辦好老年大學,強化社區適老活動,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融入養老服務,讓老年人過上更加智慧的養老生活。
精準服務“一小”,筑牢“護苗”防護墻。要著眼孩子成長的現實需要,以法治、科普教育為重點,高質高效推進兒童之家建設。要完善基礎配套,增強功能品質,打造更多孩子們的“快樂驛站”。要提高托育服務水平,滿足群眾“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服務需求,護航“一小”快樂健康成長。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萬戶才安心。要以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行動,回應“一老一小”的關切;以織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的力度,實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要健全對“一老一小”更加多元、更加優質的服務,讓“朝陽”更蓬勃,“夕陽”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