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隨著最后一板無砟軌道道床板澆筑完成,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19.2公里(單線長9600米)無砟軌道全部施工完成,為廣湛高鐵的后續鋪軌貫通和年底全線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湛江灣海底隧道工程是廣湛高鐵的控制性工程,由廣東鐵投集團所屬廣湛鐵路公司投資建設、中國鐵路設計集團EPC總承包、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隧道全長9640米,采用CRTS雙塊式無砟軌道,鋪設長度19.2公里。湛江灣海底隧道無砟軌道施工是鐵路鋪軌前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結構從上到下由鋼軌、扣件、軌枕、道床板等部分組成,其質量直接影響列車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與舒適性,對廣湛高鐵的開通運營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檢測。
“湛江灣海底隧道無砟軌道施工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整個施工區域橫跨坡頭區、霞山區,其間穿越2500米湛江灣海域。目前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工程所有施工任務圓滿完成。”中鐵十四局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項目技術負責人劉鑫介紹,下一步,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項目將會轉入鋪軌施工及電力通信等四電施工階段,為后續聯調聯試打下堅實基礎。
已鋪好無砟軌道施工的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
自進入無砟軌道施工前期準備階段以來,項目通過周密部署、超前謀劃,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各環節的技術規程和操作規范,歷經120天施工,圓滿完成施工任務。期間,項目實現隧道內單日平均施工作業160米,高峰時段施工作業240米。同時,項目部全面落實各級組織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定期開展隧道安全檢查,重點排查隧道機械設備、用電、消防等,切實壓實各方安全責任,為推進無砟軌道施工圓滿完成奠定堅實基礎。
該項目工區經理朱榮華介紹,湛江灣海底隧道工程無砟軌道施工,采用了先進的CPⅢ控制網測設技術實現毫米級精度控制,有效提升了軌道板施工的精度與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面臨海底隧道內空間狹窄,施工設備與材料運輸困難,項目團隊精心組織,優化施工方案,加強安全管控,實行SOP標準作業工序,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隧道無砟軌道施工。
據悉,廣湛高鐵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401千米,設計行車時速350千米。項目建成后,湛江中心城區至廣州中心城區可實現一個半小時“交通圈”,大幅縮短粵西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距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運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對改善粵西地區群眾出行條件,進一步拉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