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湛江菜全球發布會暨湛江菜推廣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北京瑰麗酒店舉行。(據5月14日《湛江日報》)
一盤熱氣騰騰的白切雞,鮮香嫩滑;一盤剛上岸的生猛海鮮,原汁原味;一鍋濃稠香甜的雷州甜糟,暖胃暖心……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湛江美食,不僅是湛江人的味蕾記憶,更在當下承載起城市發展的新使命。湛江菜全球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看似是一場美食推廣活動,實則是湛江以食為媒、破局出圈的關鍵一步。
湛江菜的魅力,源于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湛江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清晨的湛江漁港,漁獲交易的喧鬧聲此起彼伏,剛捕撈上岸的對蝦、生蠔、石斑魚等海鮮,帶著海水的咸鮮,直接運往市場和廚房。這種“靠海吃海”的天然優勢,讓湛江菜以海鮮為核心,形成了“鮮而不腥、嫩而不生、原汁原味”的獨特風味。同時,湛江豐富的農耕文化也孕育出黃秋葵、菠蘿、紅橙等特色農產品,為湛江菜提供了多元的食材選擇,讓湛江菜既有海洋的豪邁,又不失田園的細膩。
此次湛江菜全球發布會,是湛江對美食資源的深度挖掘與戰略升級。以往,湛江菜雖在本土深受喜愛,但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卻不高。此次授牌“湛江菜推廣示范基地”,推動“產學研用”融合,正是要打破這一局面。通過制定標準化的烹飪流程和食材標準,讓湛江菜走出地域限制,實現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與高端餐飲平臺合作,則是為湛江菜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梁,讓更多人能品嘗到這份來自中國南海之濱的美味。
湛江菜的“走出去”,意義遠不止于美食推廣。美食是文化的載體,更是產業發展的引擎。以湛江生蠔為例,從養殖、捕撈到加工、銷售,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帶動無數漁民增收致富。隨著湛江菜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水產預制菜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消費者在千里之外,只需簡單加熱,就能品嘗到地道的湛江風味,這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更拓展了湛江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此外,“湛江菜+文旅”的融合,讓游客為美食而來,因美景而留,帶動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以食促產、以產興城”的良性循環。
當然,湛江菜如何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適應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怎樣在標準化生產中,守住湛江菜的傳統精髓?這些都是湛江需要面對的挑戰。但湛江人有底氣,也有決心。憑借豐富的食材資源、深厚的美食文化,以及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湛江正以美食為“金鑰匙”,打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大門。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湛江菜不僅是湛江人的驕傲,更是湛江社會經濟發展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