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透過百歲老人看湛江“幸福密碼”

2025-05-29 10:15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葉舒云

近日,記者走訪湛江飲食營養、人體醫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飲食、醫療、社會等多維度深入剖析,揭開那隱藏在紅土與藍海之間的“長壽密碼”。(5月28日《湛江日報》)

紅土藍海之間,百歲老人的笑臉是“幸福湛江”最生動的注腳。這些跨越世紀的長者,不僅是時光的見證者,更是湛江自然稟賦、人文底蘊與社會治理協同共生的縮影。透過“幸福湛江·百歲老人的時光故事”這個系列報道,我們得以窺見百歲老人眼中“幸福湛江”的清晰輪廓——以生態為基、飲食為脈、文化為魂、服務為翼,在歲月沉淀中書寫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幸福答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湛江的幸福基因,首先藏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里。紅土碧海藍天的組合,簡直是老天爺賞的“長壽大禮包”。富硒土壤孕育的生態食材,碧海藍天交織的宜居畫卷,共同構筑起滋養生命的天然屏障。雷州半島的火山灰土壤富含硒元素,通過海紅米、北潭蠔等食材進入人體,天然帶著“養生屬性”。加上湛江靠海,一直有“洗肺之城”的美譽,如今大力建設“紅樹林之城”,空氣里負氧離子多,就像天天給肺做“清潔SPA”,老人自然身體硬朗。這種“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不僅延長了壽命,更讓老人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獲得心靈的寧靜,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幸福哲理。

湛江的幸福密碼,也藏在三餐四季的煙火氣中。湛江日報的這個系列報道,至今已報道了十多位百歲老人,他們之中很多喜歡吃番薯、海鮮。按照專家的話說,“飲食呈現獨特的‘紅藍交響’——紅土地的番薯與藍色海洋的水產形成營養互補”。更妙的是烹飪方式,湛江人愛清蒸、白切、白灼,少放油鹽,最大程度留住食材的營養。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飲食習慣背后的“常回家吃飯”——一家人圍坐一桌吃飯時,晚輩給長輩夾菜的場景,讓飯菜多了份親情的溫度。

在湛江,長壽老人從不覺得自己“老了沒用”。年例活動里,他們是敲鑼打鼓、主持儀式的“老行家”;傳統節慶習俗里,他們是給年輕人講家族故事的“活字典”。農村老人閑不住,種種菜、散散步,活動活動筋骨;城里老人參加書法班、合唱團,照樣能登臺表演收獲掌聲。這種“文化反哺”讓老年人從被照顧者轉變為價值創造者,在民俗傳承、代際交流中找到“被尊重、被需要”的存在感,這是湛江人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認同感的生動寫照。

湛江的幸福質感,更體現在觸手可及的民生溫度中。從“湛江慧養”平臺的智能守護,到138家長者飯堂的煙火溫暖,從醫養結合的健康防線到心理關愛的情感慰藉,立體化的養老服務體系,讓“養老”成為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方式。特別是“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模式,將科技賦能與人文關懷結合,滿足了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情感需求。“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家庭參與”的養老模式,令人感覺到:湛江的百歲老人,不是偶然出現的“個例”,而是這座城市“幸福感爆棚”的縮影。

湛江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就藏在“生態美、飲食健、文化興、服務優”的奇妙組合之中,折射出一座城市在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中找到的平衡點。當我們從百歲老人這個小切口審視湛江的“幸福密碼”,看到的不僅有一個個老人的閑適快樂,更是一座城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自然環境是基礎,飲食文化是特色,社會關愛是支撐。當一個城市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讓每個居民都感受到生活有奔頭,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模樣。

編輯:倪婉婧
值班主任:羅穎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廉江仙桃荔首次大批掛果上市
  • 霞山區岑擎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 荔香盈野 直播興農
  • 光影盛宴
  • 暮海鎏金
  • 鋼花映童心 共筑綠色夢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