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赤坎的張先生和李先生分別因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頻發室性早搏,來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和治療,他們成功破解了心律失常的難題,恢復了健康的心律。
張先生曾因心慌、心煩、失眠前往該院中醫科就診,以睡眠障礙治療,心悸癥狀未能完全緩解,后又發作心悸胸悶再次就醫。心血管專科醫生通過心電圖檢查,發現張先生的心悸癥狀乃因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導致,當下收住入院,為其進行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和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術,術后其心悸癥狀消失。
而李先生因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胸悶心悸,休息不能完全緩解,前往該院門診就診,心血管專科醫生接診后讓其做了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頻發室性期前收縮(也稱為室性早搏),隨后收住入院,入院后做了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結果顯示頻發室性早搏,并且出現二、三聯律,醫生為其進行了心臟電生理檢查+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術,術后恢復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可能會經歷心悸、胸悶等不適癥狀,心血管專科醫生提醒,心悸、胸悶等癥狀背后可能隱藏嚴重心臟疾病,及時識別與規范治療是守護健康的關鍵。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心血管檢查診斷科主管技師張盈盈指出,心電圖是檢查心臟電活動的,比如心律不齊、早搏,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靠心電圖診斷。這些病會伴隨心臟電活動而改變,但是心電圖的診斷依賴于發病與否。比如心慌這個癥狀,在發作期可能心電有改變,而緩解期心電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為此她建議,市民發現有心臟不舒服,比如胸悶胸痛、心慌的時候,可以就近在發病時捕捉一份心電圖,錯過發作期進行檢查可能顯示為正常心電圖。
“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鐘 60~100次,超過每分鐘100次的心率稱為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屬其中之一,指陣發性快速而規則的心律失常。”張盈盈指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病因多為先天性,某些特定情況或誘因下,也會發生心動過速,如患者已患有某種疾病、接受某些藥物和手術治療、喝酒、喝咖啡以及情緒激動或體育運動等。患者可于發作當下進行除藥物以外的另外一種快速中止發作的方法——食管心房調搏,這適用于因各種原因無法用藥者。
臨床專家指出,心動過速多突然發生和突然停止,持續時間為幾分鐘至幾小時不等,發作時患者感到心跳速度特別快,胸悶、氣急、頭暈,甚至暈倒。部分患者心動過速可自行緩解,但如果頻繁發作,尤其患者患有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或猝死等嚴重后果。如患者頻繁發生心動過速、胸悶、氣急且數分鐘內無法自行緩解,應盡快前往醫院就診。患者應做好日常疾病管理,規范用藥,定期復診,改善飲食習慣,舒緩情緒。預防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臨床癥狀。
臨床專家同時指出,期前收縮的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癥狀,也可能只是隱約的癥狀。假如癥狀頻發,則可能較明顯地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從而導致虛弱、疲乏,頭昏、眩暈,焦慮、恐懼。如果期前收縮頻繁發作,可能會誘發更為嚴重的心律失常(房顫或室速),以及心肌病。在較為罕見的情況下,當其他心臟疾病伴隨期前收縮頻繁發作,可造成非常危險的室顫或心源性猝死。此外,多種生理、病理和外界因素都可能導致期前收縮。如果發生心悸、心跳異常或胸口不適,患者應盡快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