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已經落幕,但廣東省奧體中心體育場那一夜的吶喊與沸騰,仍在四川男子4×400米接力隊們的記憶中回響。如今回望那場跌宕起伏的對決,四川隊3分04秒81的衛冕成績背后,離不開老將與新秀間的配合協作。

時光回溯到決賽當晚。四川隊的胡興星與李永杰作為前兩棒選手,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穩扎穩打,精準的交接棒與不斷上升的位次,為隊伍筑牢了第一梯隊的基礎,兩位年輕選手的銳氣成為四川隊打開局面的鑰匙。
第三棒較量成為整場比賽的轉折點。30歲的楊磊,這位歷經三屆全運會洗禮的老將肩負著穩住局勢的重任。前250米楊磊一路沖刺至首位,盡管他在彎道處與河北隊選手突發碰撞,節奏和步頻都受到影響,但楊磊臨危不亂、迅速調整同時守住了路線。即便在臨近交棒時楊磊被江蘇隊反超,但他仍然為隊伍保留了奪冠的可能性。正是楊磊身為老將的這份從容,讓突發狀況未能阻擋四川隊的衛冕之路。
第四棒的極限沖刺,至今仍令人熱血沸騰。接過接力棒的張一品,心中唯有“衛冕”二字。在全場觀眾起身吶喊的聲浪中,他憑借超強的后程加速穩步追趕,最后50米再次提速,最終以第一名的身份率先沖線。雙臂高舉的身影在夜色中熠熠生輝,四位小伙子用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為四川隊捍衛了榮耀。如今再看那一幕,張一品的超越不僅是個人實力的展現,更是團隊信念支撐下的爆發。
回望這場勝利,四個棒次的完美協作仍清晰可辨:小將勇敢破局,老將臨危掌舵,前兩棒的穩態承接、第三棒的韌性堅守、第四棒的極限沖刺,每一環節都凝聚著千錘百煉的默契。對于四川隊而言,4×400米接力,比的從不是4個400米的簡單疊加,而是老將與新秀擰成一股繩的合力,是經驗與潛力的互補。
榮耀的背后,是四川田徑深耕青訓的久久為功。回望多年積淀,四川構建起“專業隊為主干、體校為枝干、體教融合為營養、社會俱樂部為枝葉”的新型青訓體系,讓老將的堅守成為新人的榜樣,新人的突破為隊伍注入活力。這種良性循環,正是四川隊能夠衛冕的關鍵,這場勝利也映射出了四川省青訓體系所取得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