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居下方能濟物

——讀韋佐《一條河流緩慢推動大海》

2024-11-05 10:14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黃俊怡

壯族詩人韋佐在寫作上趨于多元,他寄來不久前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條河流緩慢推動大海》詩集,匯集他近五年來110多首詩作,是其將思想融于詩的一次匯集。

韋佐居住在廣西環海的城市,大海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熱情,他熱愛這座海上清晨霧氣氤氳如若仙境且不缺少浪漫與抒情的城市。當我讀完這本詩集,我得說,韋佐并非一名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多趨于理性,可以說得上是一位富有哲理性的詩人,這源于他在悠久的道統文化有相當的涉獵與心得,這些思想融會貫通,光芒內斂隱于詩行間,如添羽翼,使得他的詩歌所表現出的思想內涵在眾多詩人中獨樹一幟。

水是生命的源頭。在韋佐的詩歌中,水是重要的元素。水包含了河流與大海,水的軌跡,從河流開始緩慢地向大海推動。從詩的意象,防城的一條江,一條河,成為韋佐溯本歸源的物指。從《在防城江入海口》追尋合浦郡古老而厚重的歷史,表達了詩人對這一地域文化的高度認同。

水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也具有柔性、居下的特性。作為以一條河流推動大海,以“緩慢”的情態,體現出水的無限張力。水是自然之物,是人不可分割的生命之源。水來自河流,歸向大海。韋佐說,多年來,他一直身居下游,學習大海的寬容。

由河流到大海是必經的路徑,也是韋佐貫穿詩集的一條主軸。二十七年來伴海而居,他對大海可謂一往情深。讀韋佐的詩集能明顯感受到大海的濃烈氣息。寫海,集風、海鷗、船只、航燈、大霧、馬達聲等意象于一體,描摹出一幅鮮活的海上藍圖。韋佐筆下的海不張揚,甚至有時寫風聲亦有一種平靜,他更多呈現海在月色下柔性的一面。

當然,風并不可能恒處平緩狀態。在韋佐筆下,他在風靜與風起之間取得某種平衡,并不會任其肆虐或任其一味飛揚。《一些石頭把風壓低》是一首寫海風的組詩。在韋佐的詩歌意境里,大海遼闊,海灘溫和,瓦房的建筑物,在海風來襲之時,總是額外負重。這種負重,是一種自我防御。《和藍和解》進一步深化了主題,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充滿敬畏。星級酒店玻璃幕墻能抵抗風暴,詩人更多在于強調防御外力的重要性,從而表達出與“風暴”和解。《礁島即景》中成年的蠔蠣,外殼帶刺似刀,卻包裹有最柔軟的心。詩人以物寓理,借物詠人,顯示出其詩歌在剛柔相濟中維持著某種平衡和克制的思想意識,又如《石壁的箴言》以一塊石頭透視出人生深刻的道理:石頭本身受到地球引力的牽引,必然背負整個海洋,“一同承受月光旋轉的重量/像永遠的臥底,功名深藏。”這組詩將石頭的藏與拙,防與守娓娓道來,具有現實啟發意義。

詩歌啟發人取決于詩的內涵與哲理,在這一點上,韋佐深具思哲及思想深度。他的詩歌以柔制剛,不乏出現月光,夜色,還有夜里撤退的大海。在詩人筆下,月色朗照,大海顯得柔和。《最低處那片月色》:“如似今夜/大海在此功成身退。”較比白天波濤洶涌的海,韋佐從另一個側面揭示大自然發展的規律。又如寫月色的低:“最低那片月色/有如萬物臣服”,月色低下亦如水流往低處,他道出天地萬物謙卑與無為的特性。這首詩中,物與我交織,反映出詩人以水悟“自然之道”的哲理。

韋佐的詩蘊含二元對立的意象,如顯與藏,石頭的堅硬與風的柔軟,這與他受傳統儒、道思想的熏陶,并影響其詩觀,也正是處于謙卑,才使其詩歌境界有別于大多數詩人,亦由此顯示出詩人的高尚情操。因為保持有水的“低勢”,立于卑下,方能顯得高大。如《舊船博物館》一詩中,白鷺低飛,“蘆花晃動像頻頻贊美”,某種意義上說,因為低下,方能濟物。

韋佐在詩歌中融入了個人對生活的感觸,其詩有透徹的感悟,令人產生深刻共鳴。《廚中的寂靜》寫的是電飯鍋蒸飯,由此引發出詩人對生活的感悟:

“所謂胃口,不過是回憶的重復

所謂生活,不過是一鍋白米粥

是短暫的沸騰

及其此后,長久的沉默。”

諸如此類透徹的說理,擊人心扉。此從側面揭示飲食無不是身體所需,生活的本質原本很簡單,人活著的目的并非是無窮無盡地追求個人的欲望,詩人道出事物在“沸騰”過后趨于平靜。

《虛擬的圓形》對時針的流轉,韋佐寫道:“生命不過是被借用的時光量筒/漸漸被注滿,而后自動清空。”時間的有形與無形,“有”與“空”相對,詩歌的思辨性在韋佐的詩中比比皆是。《鷓鴣,一座虛擬的山谷》則是沿襲管用的手法,采取以實寫虛,詩人借助“咕咕”鳥鳴聲,用“高亢”“詠嘆”“沉吟”“有升有降,有起有伏”,隱喻人生高低起伏的常態。

從詩歌色彩上,韋佐保持一種白色基調,寫白的意象涵蓋白鷺、白雪、白云還有梨花白等。關于白的描寫,《浮金》里對物質(黃金)的解讀,韋佐認為是“一筆虛擬的財富”,他注重的是聲譽的清白;《余生的白》則是月光灰燼落在頭頂的“白”;《花香的顏色是白色的》這白,是讓人懷舊的白,也是純粹的白,亦是詩人對自我心聲袒露的表白。白在韋佐的詩中,顯得坦率而真誠,其詩歌價值取向的“白”,儼然一股奔向大海的清流。

在這本詩集里,韋佐有不少懷舊篇幅。身為血肉之軀,在面對愛別離的感傷,回到生命的來處,韋佐系念父母的恩情,將之喻為一條無法償還的河流。他亦在一些時候,想起古榕樹頂的星光,返回生命的最初的美好,還原村莊自然淳樸之美,懷念那段遠去的年華。

韋佐將哲學思想與詩歌完美結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分,這在當下詩歌寫作中顯得尤為珍貴。20世紀以來,詩歌受西方詩潮的影響甚大,韋佐以詩歌對傳統文化的實踐與堅守,發揮出柔性的力量,所凸顯的傳統文化價值是無形的,我想說的是,這是一本蘊含深邃文化內涵的詩集。


編輯:林霖
值班主任:蘇碧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新一輪耕種
  • “小砂糖橘”們來湛江
  • 守護碧海銀灘
  • “進寶”“小新”歡迎你
  • 在建世界最高橋完成首件鋼桁梁吊裝
  • 廣湛鐵路湛江北站站房建設一派火熱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