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嶺北工業園區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記者 張鋒鋒 攝
11月6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近年來該局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統籌增量和存量,切實保障有效投資項目用地需求,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確保產業項目落得快落得好。目前全市土地儲備庫中工業用地12098.5畝;2024年全市產業園區新增儲備工業用地7915.6畝,其中3695.9畝已收儲在庫,剩余 4219.7畝已獲用地批復。
該局優先保障產業用地,要求比例不少于50%。盤活存量用地,通過批而未供、閑置土地處置“掙”取指標3843畝;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省預支我市指標5265畝、各類獎勵指標1300畝。全市目前已使用指標共3599畝,其中產業項目使用1973畝,占已用指標的54.82%,剩余可用計劃指標6809畝。省預下達我市使用林地定額指標5070畝,對于高質量發展產業項目用地用林指標應保盡保。
為突出制造業當家戰略,該局系統構建“一核雙芯、三帶多片”的產業空間布局,重點留足未來產業發展空間。全市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660.4平方公里,其中新增空間206.87平方公里。優先保障已批國家級、省級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和臨港經濟區、主平臺等重大平臺,全市共保障產業平臺或功能片區城鎮開發邊界208.46平方公里,其中新增空間78.82平方公里,占全市城鎮開發邊界總規模的31.56%,新增空間總規模的56.26%。
聚焦紅樹林、耕地等優勢資源,釋放土地潛能,激活、轉化要素價值。該局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紅樹林營造,計劃營造紅樹林不少于1800公頃,分為麻章、經開區、雷州、遂溪等四個片區,可獲得獎勵指標900公頃。目前經開區、遂溪分別已完成紅樹林種植9.87公頃和23.3公頃。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提質,目前已編制14個實施方案,預計騰退建設用地約2607公頃;新增耕地面積5702公頃。
市自然資源局嚴格落實“凈地出讓”要求,推行“帶設計方案”出讓,目前已實施近20宗,助力企業“拿地即開工”;推出“湛地云”微信小程序,形成土地出讓與儲備一張圖,實行“線上供地、云上招商”;下放規劃審批、規劃許可事權,建立重大項目“容缺受理”“一次性補正告知”制度,對重大招商項目開辟綠色通道。
該局用好近期經濟增量政策,謀劃好專項債券、專項借款資金用于新增的土地儲備項目,實施“100%凈地出讓”,減少閑置和低效用地;加大存量用地盤活,新增項目原則上應優先使用園區批而未供、閑置土地、低效用地,支持現有企業分宗開發、轉讓;按照“已收儲熟地、已完成儲備土地、計劃儲備土地”分批次滿足產業用地供地及土地儲備工作,處理好新增儲備用地與批而未供關系。
深化改革,提高土地供應靈活性。該局在廣湛產業轉移合作園等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區域評估,形成用地清單,推行“標準地”出讓,壓縮出讓類項目規劃許可辦理時限,實現土地交付“一并交證”,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助力拿地即開工;結合企業經營周期,推行彈性年期、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差別化供應土地,降低企業土地取得成本;加快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面、系統的土地信息數據庫;加強用地報批指導,開設項目規劃手續辦理“綠色通道”,推行“三個高效”策略(高效組卷、高效合作、高效溝通),全面加速建設用地報批流程。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