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雷州市南興鎮天高氣爽,稻谷飄香。該鎮6.9萬畝水稻陸續進入晚稻收割時期,一串串金黃飽滿的谷穗壓彎了稻稈,裝滿稻谷的卡車穿梭在田間,呈現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
溫潤的南渡河滋養出平坦肥沃的東西洋田,位于南岸的南興鎮成為粵西地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雷州糧倉”之稱。近年來,南興鎮圍繞打造“雷州品質糧倉”發展定位,積極引進并推廣優質絲苗品種“清香優19香”(以下稱“19香”),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全鏈條推動水稻產業發展提質升級。
日前,該鎮步月村在第23屆廣東種業博覽會水稻良種展示活動暨第11屆廣東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中獲評“廣東絲苗米產業示范村”。
稻谷源源不斷輸入車廂。
提“值”增產絲苗香
近日,記者走進南興鎮塘尾村水稻種植基地,連片金黃色的稻田映入眼簾,數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從收割機后倉不斷翻滾而出的稻谷,預示著這又將是個豐收的好年景。
“目前基地的水稻種植面積已達1000多畝。近年來,在惠眾稻菜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惠眾合作社)和廣東凱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導下,基地開始試種優質水稻品種‘19香’,現種植面積已擴大至300畝?!被刎撠熑肆謮舯胍贿呎乱淮枬M的稻穗,一邊高興地說:“北有五常大米,南有廣東絲苗?!?9香’品種抗病與抗倒伏能力強,在今年臺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下,其產量依然保持穩定。更重要的是,該品種品質優、香味濃,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p>
林夢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近期普通品種稻谷的地頭收購價為每市斤1.12元,種植1畝普通稻田畝產1000斤左右稻谷,扣除承包土地、田間管理、收割等成本,利潤為200元左右,而“19香”絲苗米的每市斤市場收購價比普通品種稻谷高出2至3角,去除成本,農戶種植每畝的利潤能多出100元,利潤提升超過50%。
“我正計劃明年進一步擴大‘19香’種植規模,并推廣給周邊村莊,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绷謮舯氤錆M信心地說。
據介紹,南興鎮當前絲苗米種植面積約2萬畝,正采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推廣包括“19香”在內的優質絲苗米品種的試種與規模化種植。該模式通過訂單種植方式,由惠眾合作社等龍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種子,并對農產品進行收購,農戶則負責按要求進行種植和管理,最終由合作社統一將稻谷運送至加工廠進行烘干、篩選、檢驗、包裝,進一步塑造品牌,促進當地稻谷附加值的提高,最終實現“以企帶農”“以產興農”。
雷州市南興鎮,收割機在稻田上穿梭,現場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
強加工全鏈推進水稻產業
伴隨著源源不斷的稻谷進倉,位于南渡口的惠眾合作社稻谷烘干和大米加工廠也迎來了生產黃金時期。車間里米香繚繞,一系列現代化的稻谷烘干加工設備高效運轉,稻谷經過烘干、原糧清理、褪殼、碾白、拋光等多道工序后,蛻變成晶瑩剔透的大米,順著流水線“滑”進包裝袋,準備銷往省內外。
“南興稻米產量穩定、品質好,日前,合作社中標茂名、徐聞等地方儲備糧項目3000噸稻谷,同時,廣州市糧食集團意向訂購700噸大米。針對今年的晚造,我們計劃在全鎮范圍內收購8000噸濕谷,目前進度已近六成。此外,今年絲苗米的收購計劃是1000多噸,現已收購了800噸?!睘榫o急加工稻米訂單,合作社負責人陳桂龍加入了生產隊伍,一邊駕駛著鏟車將稻谷運送至倉庫,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南興鎮水稻種植面積6.9萬畝。為全面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南興鎮政府于2022年投入資金150萬元成立由惠眾稻業牽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的農機專業服務聯合社,配備有收割機5臺,其中2臺有秸稈打捆功能,還有抓草機1臺。目前,聯合社現有機械年均作業量可達萬畝,成為推進水稻產業全程機械化發展的關鍵一環。
當前惠眾合作社已建立起絲苗米精米加工銷售一體化體系,可實現年烘干稻谷2萬噸,精米加工3000噸,并已建立起絲苗米基地2000畝。
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助推南興鎮水稻產業發展,該合作社正持續擴大絲苗米種植面積,朝著雷州最大絲苗米種植基地發展,預計2025年絲苗米種植面積可達5000畝。該社被評為省級示范合作社,所生產絲苗米被評為廣東省名優特產品,綠色認證農產品。
6.9萬畝稻草變廢為寶
在南興鎮,將6.9萬畝水稻田里的稻草離田回收利用,成為農戶降本增效的又一法寶。
“稻草回收給我們又增加了一份收入,我們還省去了租機器的成本,這可真是太好了。”林夢彪告訴記者,今年水稻收割完成后,將以每畝地20元的價格將稻稈出售給當地稻草處理廠,由稻草處理廠安排農業機械對稻草進行收割、打捆回收和再利用,其中大部分回收的稻草經過加工后會變成草簾、草墊等,用作貨物運輸過程中的襯墊。
據了解,南興鎮原先主要依賴焚燒還田的方式處理水稻稻草。近年來,為尋求更環保的稻草處理方式,進一步延伸水稻產業鏈條,稻草處理廠將稻稈回收加工出售,不僅為稻草離田找到環保出路,在傳統農業保險的基礎上,為村集體合作社土地流轉后的擴大種植規模提供了額外保障:通過稻草出售,即使遇到自然災害天氣,農戶仍能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為“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上了一道“雙保險”。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南興鎮黨委書記陳錫廣表示,下一步,南興鎮作為農業大鎮,將著力推廣絲苗米優質品種,向土地多要糧,要好糧。同時,持續補短板,揚優勢,把全鎮水稻全產業鏈建得更強更優更具韌性,更高水平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