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期間,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新聞發布廳發布了《零碳中國故事》,向全球介紹了“零碳鄉村”“零碳島嶼”及“零碳城市”幾個典型案例,記錄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成果,分享綠色發展的先進經驗,其中特呈島作為“零碳島嶼”被重點介紹。
《零碳中國故事》介紹,2000年到2020年全球紅樹林面積減少超過1萬平方公里,而中國增加了約5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其中,作為中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的保有城市,廣東湛江功不可沒。在湛江市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征程中,特呈島管理委員提出了將特呈島打造成為“零碳島嶼”的構想。
曾經,特呈島主要面臨的是紅樹林保護與經濟開發、島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將兩者平衡?特呈島的主要應對策略為提高島民收入與紅樹林保護工作雙管齊下。
一方面,講好紅樹林故事,通過加強旅游宣傳,將紅樹林資源轉化為生態旅游資源,引導島民做好“水文章”、種好“搖錢樹”、打好“生態牌”。村民主動發起“保護紅樹林,擴大紅樹林面積,提升紅樹林質量”的行動。在過去5年里,特呈島的紅樹林面積已經從500多畝增加至1000多畝。同時,特呈島的居民探索紅樹林碳信用的交易實踐,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購買了“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產生的588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用于抵消基金會日常工作和開展活動產生的碳排放。
另一方面,積極發展多元化旅游業,通過興建旅游度假村、鼓勵島民興辦民宿、挖掘紅色旅游文化等一套組合拳,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提高島民收入。霞山區結合打造東部島灣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區旅游休閑區的機遇,積極規劃特呈島建設旅游交通、旅游服務、觀光農業和特色村莊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島上民宿因此乘上東風,成為備受湛江市民喜愛的新晉“打卡點”,每逢假日眾多游客慕名而來。今年2月,特呈島村在霞山區率先成立村級企業——湛江市特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并與區屬國企霞發集團初步達成出資入股意向,共同謀劃探索合作模式,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通過組建“強村公司”進行運營,特呈島的村集體收入從去年的不到10萬元一躍突破到今年的300萬元。
近年來,特呈島不斷斬獲殊榮,先后獲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如今,更是通過文化與生態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游項目與體驗活動,既保護了獨有的紅樹林生態,又促進了就業與經濟發展,真正實現了島嶼經濟與零碳經濟有機結合,打造了零碳島嶼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