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烏石港高速。
近日,伴隨著機聲隆隆、旗幟飄飄,烏石港高速公路主線瀝青路面全部完成攤鋪,目前,項目路面、交安、機電、綠化、房建裝修工程等進入沖刺收尾階段,預計12月底建成通車。
烏石港高速公路是廣東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路線全長約22.309公里。項目建成后,對于破解湛江雷州烏石臨港及濱海開發交通瓶頸,加強與海南自貿區互聯互通,建設廣東西翼沿海經濟帶,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烏石港高速全線路面實現100%瀝青國產化。
前置研究、高標把控
為國產瀝青發展積累有益經驗
烏石港高速公路作為廣東省交通集團國產品牌瀝青的試驗工程,全線瀝青路面采用東海牌基質瀝青及路茂牌改性瀝青,實現100%瀝青國產化。
為確保國產瀝青的攤鋪質量和性能穩定,項目聚焦原材料控制,對原油提煉、瀝青存運、瀝青檢測以及攤鋪施工進行全過程管控。為深入研究國產瀝青的粘結特性與長期老化性能,項目對國產瀝青進行了深度“體檢”:各環節、深層次進行全套國標測試、PG分級試驗、紫外老化及長期PAV老化等試驗。
項目發揮敢為人先的精神,為我省高速公路全面推廣應用國產瀝青、降低工程造價、實現國產瀝青高質量發展的事業先行先試,提供了必要的技術積累和有益經驗。
智能攤鋪、數字管控
提升施工質效
在國產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項目從智能化、信息化入手,嚴抓施工質量,引入3D智能攤鋪系統和高精度測量技術,相對傳統掛線或平衡梁施工工藝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對路面攤鋪厚度、平整度的精確控制,提升作業質效的同時降低了安全風險,實現數字化、精準化施工。
全程檢測、動態調整
升級路面品質
項目對施工全過程實施嚴格把控,確保國產瀝青的施工品質。通過引入無人機載紅外熱成像設備、三維探地雷達、SBS紅外光譜測試儀、無核密度儀等先進設備和瀝青混合料骨架分析系統等前沿檢測技術,項目給瀝青路面做“全身CT”:實時采集瀝青SBS摻量、瀝青混合料級配、施工溫度等參數,對面層平整度、厚度、均勻性等關鍵指標進行快速、量化、系統檢測,使項目建設者更直觀掌握和評估施工狀態及質量,從而及時指導和動態調整后續施工,進一步保證瀝青面層施工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