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這幾年咱們南三鎮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近日,坡頭區南三鎮村民陳秀英感嘆,自從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來了后,該鎮處處都是風景。
自2021年起,由廣東海事局牽頭,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廣東分行等單位組成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進駐南三鎮。工作隊結合南三鎮地域特色和民生實情,對防返貧動態監測、發展特色產業、建設和美鄉村、為群眾辦實事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一個個民生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探索出了獨特的幫扶“南三路徑”,正穩步朝著將南三鎮打造成集旅游、教育、文化、康養、體育為一體的現代化旅游島的目標邁進。
拼效率,實干贏得“信任票”
12月13日,記者一行跟著工作隊走進湖海小學,校園里書聲瑯瑯與歡笑聲交織。嶄新的“青能量”電腦教學室,翻新的教學樓,各類讀物齊全的“湖海智閱空間”盡在眼前,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源于工作隊的用心走訪調研,多方聯動捐贈建設。

聚焦基礎教育幫扶,工作隊深入貧困家庭,逐戶走訪,為29名學子申報“暖暖繁星”項目獲得5.8萬元資助,自籌與募捐15.5萬元教學物資惠澤三所學校,還為單親家庭脫貧戶送上電腦助力網課學習與技術提升,以教育幫扶鞏固脫貧根基,為鄉村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
把南三鎮當作家,把每一位村民當做“家人”,工作隊每名隊員時刻關注著村民的急盼難愁問題。在防貧監測上,工作隊分組對1340戶脫貧對象全覆蓋走訪。每年還開展“下鄉送溫暖”,自籌13.4682萬元慰問困難群眾。
全力扶出產業振興“路”
“快來看看我們的南三青蟹,這可多虧了工作隊的大力支持!”在鄧屋村的青蟹養殖基地,負責人陳偉一邊興奮地向工作隊和記者展示著手中肥碩的青蟹,一邊說。養殖池里,青蟹揮舞著大鉗子,在水中歡快地穿梭著。

為挖掘南三鎮的水產養殖潛力,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隊深入各水產養殖企業、池塘、網箱養殖基地、育苗車間等進行走訪調研。全面掌握了南三鎮水產養殖的品種、模式、產量、效益等基本情況后,通過幫扶單位自籌資金入股,發動農業銀行提供貸款支持,邀請廣東海洋大學提供技術指導,多管齊下,解決了青蟹養殖基地的發展難題。
同時,工作隊還指導農戶利用網絡銷售平臺,拓寬了銷售途徑,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多元化。在工作隊的帶動下,周邊養殖戶紛紛加入青蟹養殖行列,共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打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

除了青蟹產業
工作隊還積極整合社會力量
推動番薯、花生等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
將南三鎮扶上了一條產業振興路
期待村晚賦能鄉村振興
在湛江開展幫扶工作幾年間,我們見證著湛江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升級,交通網絡配套日益完善,現代農業與特色產業蓬勃興起,鄉村經濟結構實現多元化,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績。

駐東湖村第一書記杲春旺認為
要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湛江還可以在優化產業結構
加大對新興產業、鄉村旅游
與生態農業的扶持
吸引更多資本與人才等多方面發力
推進鄉村全面發展


“湛江村晚不僅是凝聚鄉親,展示才藝的大舞臺,更是展現鄉村振興成果的絕佳窗口,通過政府搭臺、平臺賦能、多方聯動,唱好‘百千萬工程’這臺‘好戲’,可為湛江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杲春旺建議湛江村晚聚焦鄉村振興主題,植入更多鄉村振興新元素,如設置農業科技展示區,展示新型農機具與種植技術,安排村民講述網絡創業故事,分享致富經驗等。期待通過湛江村晚,讓更多人看到工作隊的努力與鄉村的嶄新風貌,吸引更多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