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神秘“土包”,竟是西夏帝陵?!

2024-12-17 18:03 來源:新華社

西夏

由來自青藏高原的黨項民族建立

公元1038年建國后

一度與宋、遼、金并立

鼎盛時曾控制河西走廊

其都城興慶府建于今寧夏銀川市

公元1227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攻滅

此后逐漸銷聲匿跡

“二十四史”中沒有西夏的專史

這讓人不禁懷疑

它是否真的存在了近200年?

在銀川市賀蘭山腳下的戈壁灘上

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土包”

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考古發掘

證實了此處就是西夏皇家陵園

那些神秘“土包”

正是西夏九座帝陵

和200多處陪葬墓的陵塔

它們與陵區內的32處防洪工程遺址

以及北端建筑遺址一道

無聲訴說著

西夏真切存在過,并一度繁榮輝煌

賀蘭山重巒疊嶂,西夏陵古冢巍然

巨大的文史價值、雄渾的自然景觀

讓如今的西夏陵成為熱門景區

初次到來的游人有時會疑惑

“‘土包’有啥好看的?”

“土包”學名陵塔

原本是實心八角密檐塔

有綠釉海獅等屋脊裝飾

在近千年風雨侵蝕下

外部建筑結構漸毀

只留下表面分布著窟窿的“土包”

這些“土包”由黃土夯筑而成,致密瓷實

且土中加入白石灰,植物難以扎根存活

因而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在西夏陵博物館

游客能看到精美的建筑構件殘件

龍首魚身的綠釉鴟吻

高152厘米

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鴟吻構件之一

大量人面鳥身的迦陵頻伽

是佛教中的“妙音鳥”

反映了西夏人的佛教信仰

西夏陵墓道封土獨具特色

中原王朝帝陵墓道一般不可見

但西夏帝陵墓道非常顯眼

以九座帝陵中的三號陵為例

陵塔前有一道魚脊形凸起

其下便是墓道所在地

專家稱之為魚脊形墓道封土

西夏陵中有何“藏寶”?

發掘六號帝陵時

考古人員向下挖了20多米

幾乎有八層樓高

才觸達墓道所在地

其中出土了珍貴文物雕龍石欄柱

以及竹雕、金銀飾等

在一處陪葬墓中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男三女四具尸骨

結合多次入葬痕跡

判定這是一處一夫多妻的合葬墓

為黨項族一夫多妻婚配制度提供佐證

其中還出土了一件“國寶級”文物

重達188公斤的鎏金銅牛

其肌肉線條栩栩如生

通體散發著溫潤的金色光澤

展現了西夏高超的金屬冶煉技術

證實了農耕與游牧文明在此交融

在帝陵布局上

西夏陵吸收借鑒了唐宋帝陵特點

建設了包含陵門、角闕、獻殿等在內的陵城

以及陵城外神道、闕臺等

除了魚脊形墓道封土

西夏陵獨特之處還在于

陵城內的陵塔等主要建筑

明顯偏離中軸線

專家推測這與黨項民族的信仰有關

北宋帝陵中的成對乳臺

在西夏陵中被碑亭替代

其中放置碑文

碑文底座是巨乳怒目的石雕力士形象

其面部渾圓、顴骨高突、粗眉上翹

雙眼圓睜而外突

兼具突厥石人、佛教力士和漢族碑座的風格

據文獻記載

西夏境內不僅有黨項族

也生活著漢、吐蕃、回鶻

韃靼、契丹、女真等多個民族

各民族不同的生業方式

文化信仰、風俗習慣等

給西夏文化帶來多元特征

西夏陵中的大量遺跡

反映了西夏對中原文化的繼承發展

也證實了西夏

在絲綢之路上的中繼樞紐地位

《宋史·夏國傳》中

記載了西夏九座帝陵的陵號

但由于刻有神秘西夏文的石碑被毀

專家只根據七號陵殘碑推測出

七號陵是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的壽陵

其他帝陵分屬哪位皇帝?

西夏陵還有諸多謎團

等待揭曉

編輯:徐衛民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湛江文化中心試燈 點亮湛江灣璀璨夜色
  • 2024湛江市電商助力“百千萬工程”直播帶貨產品資源對接會舉行
  • 湛江市小小說學會與《小湛同學》走進市二十小開展閱讀寫作活動
  • “繩”舞飛揚!全國跳繩聯賽在廉江開賽
  • 湛江市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助力全民健身蓬勃發展
  • 駐南三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村晚“搭臺” 文化賦能興鄉村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