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個人養老金賬戶為何“被開戶”?能銷戶嗎?銀行回應

2024-12-25 17:15 來源:人民日報

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政策施行后,引發社會普遍關注。各大銀行也紛紛推出各種優惠開戶活動,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人數出現明顯增長。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反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通成功的銀行短信,莫名其妙地“被開戶”了。還有一些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未經授權是否能開通?開戶后不操作會不會有資金損失?“被開戶”后如何銷戶?

多家銀行回應:不預約不會開通

針對網友反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戶”的情況,記者撥打了多家銀行的客服電話,均被告知:如果用戶沒有預約,銀行不會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興業銀行人工客服:之前客戶可能在支付寶等平臺上參與了一些活動,提前把個人資料錄進去,參與個人養老金預約開戶,然后時間又太久了,有些客戶就記不清楚。

建設銀行人工客服稱,此前有過填寫資料送禮品或者開通領現金紅包等線下線上活動,客戶只要參與了,銀行近期就默認為其辦理了開戶。

興業銀行表示,還有可能是個人信息泄露而“被開戶”,但目前沒有收到類似咨詢。

開戶之后不使用是否會產生相關費用?

根據銀行客服的回答,近期收到類似的咨詢很多,也有不少客戶擔心開戶了之后會不會有什么損失。

建行表示,開通了賬戶之后,必須本人操作才能存錢進去,不會被強行轉存。

中行表示,如果不做任何操作,銀行也不會額外收取任何費用。

另外,除了銀行,在支付寶也可以查詢自己有沒有開戶,具體的流程是:進入支付寶——搜索“個人養老金”——點擊賬戶查詢——進入后如果顯示“立即開通”,那么就表明暫未開戶。若是已經開戶,則會直接顯示開戶信息,包括社保卡信息、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行等所有的詳細信息。

開戶后未激活,如何進行銷戶?

對于已經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用戶,如果想銷戶,應該怎么操作呢?

銀行提示,個人養老金賬戶,目前每個人只能開通一個,如果只是開戶,并沒有激活,那么可以攜帶相關證件,前往開戶行進行線下銷戶。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營業部財富顧問 郎朗:如果客戶想銷戶,需要帶上本人的身份證件,到開戶銀行就近網點就可以進行處理,不能通過客服電話、手機銀行或者線上的渠道進行處理的。

如果已經往賬戶中轉賬,就等于激活了該個人養老金賬戶,就沒辦法銷戶了。

不過,記者也遇到了一些市民,轉賬時不小心把錢轉到了個人養老金賬戶,那就只能等到退休之后,或者符合領取條件時才能取出了。對于可能會出現的麻煩,銀行建議,不想使用個人養老金賬戶時應盡快銷戶。

開戶不是目的

應優化服務便利用戶

伴隨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廣至全國,個人養老金營銷持續加碼,此類“被開戶”的投訴日益增多,背后到底存在哪些問題?記者也采訪了業內人士。

專家表示,開通賬戶必須經本人具有明確表示愿意的授權或申請。如果沒有發出預約指令或是沒有任何申請,銀行是沒有權利默認開通的。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由于個人養老金制度剛在全國實施不久,為搶占市場,或許存在部分銀行給員工攤派任務,完成開戶指標的情況。

養老金賬戶開通,把錢存進去之后涉及一系列的問題。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比如做什么樣的投資組合,買什么樣的理財產品,決定退休之后的資金使用率,一定是有很多確認和授權。開通賬戶也不能說一鍵式的,隨便按個鍵就能開通。

另外,預約開戶自動轉正式開戶也有些欠妥。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用戶若此前預約過,就已經明確向銀行表達了開戶意愿,這種情況下,銀行在條件成熟時直接為其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雖然有欠考慮之處,但也不能算違規操作。后續對于預約用戶,銀行可在開立前進行二次確認。

最后,專家認為,開戶不是目的,不能為了開戶而開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銀行應該弱化市場份額類考核指標,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客戶質量和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實際使用率上來。

另外,各銀行應該盡快出臺便民措施,切實解決客戶“開戶容易銷戶難”的問題。

編輯:王聞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牽手上村晚,精彩‘百千萬’!”
  • 走近“鄉村CEO”:種得了田  跑得了市場  帶得了貨
  • 中海油服助力北部灣潛山深層探獲高產油氣流
  • 雷州市唐家鎮四海村:從“移居”到“宜居”  譜寫鄉村振興幸福曲
  • 麻章“六寶”首次驚艷亮相羊城地鐵 灣區紐帶再添新彩
  • 人工智能訓練師:用數據“喂”AI讓AI更“懂”你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