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報小拍”直播觀鳥:開啟生態科普新視窗

2024-12-26 11:17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龍飛騰

12月27日(周五)下午三點半,湛江日報社“報小拍”記者將跟隨湛江市愛鳥協會水鳥調查員,到吳川沙角旋體驗水鳥調查過程,并進行視頻直播。(據12月25日《湛江日報》)

12月25日,湛江日報刊登了一則活動預告——周五“報小拍”將跟隨“鳥調人”體驗水鳥調查,同時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觀鳥”。

在湛江這片冬日的“候鳥天堂”,熱鬧非凡的候鳥遷徙盛景背后,有一群鮮為人知的“鳥調人”默默耕耘。候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珍稀鳥類更是大自然饋贈的瑰寶。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這類珍稀候鳥的現身,直觀反映了湛江生態環境的優越性。而鳥調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追蹤記錄候鳥數據,正是在為這片土地的生態健康“把脈”。這些一手資料,能讓環保部門、科研機構精準掌握候鳥種群動態,為制定科學的生態保護策略提供關鍵支撐,筑起守護候鳥、守護生態的首道防線。

當好“鳥調人”不易,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比如鳥類分類學、生態學知識等,熟悉不同候鳥的外形、習性、遷徙規律;還得熟練操作望遠鏡、長焦相機、無人機等設備,捕捉稍縱即逝的畫面,定格候鳥身影用于后續分析辨認。更艱難的是實地作業環境,灘涂泥濘濕滑,寒風呼嘯、潮水漲落還增添諸多未知風險,其中必有不少故事。值得點贊的是,這次報社“報小拍”欄目組進行直播嘗試。借由湛江日報社全媒體矩陣的傳播優勢,將小眾、神秘的鳥調工作推至大眾眼前,讓“孤獨”的“鳥調人”被看見。

直播觀鳥,打破了傳統生態科普的時空局限。以往,觀鳥這類親近自然的活動,受制于場地、時間以及專業門檻,不少民眾望而卻步。如今,只需輕點手機屏幕,就能實時跟隨“鳥調人”的視角,去邂逅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這些珍稀“飛羽精靈”。零時差、零距離、零門檻的呈現方式,把小眾的鳥類調查工作變成全民皆可參與的線上探秘,讓科普不再受困于教室、博物館的方寸之間,真正做到了知識隨“報小拍”視角“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科普效果來看,“報小拍”直播觀鳥有著獨特的優勢。“鳥調人”在鏡頭前一邊追蹤飛鳥,“報小拍”一邊講解鳥類知識,從辨識鳥兒的種類、習性,到解讀它們遷徙路線背后的生態密碼,生動又鮮活。孩子們不用再對著圖鑒空想鳥兒模樣,上班族忙碌之余能瞬間遁入自然奇境,退休老人足不出戶也能打開親近自然的新窗口。且報社又有“小湛同學”助教平臺,直播觀鳥將為湛江中小學生帶來獨特而有趣的科普體驗,點燃學生們共建“紅樹林之城”、攜手保護候鳥的熱情。如果能吸引更多人關注直播觀鳥,公眾監督力量就會隨之激活,當越來越多人知曉鳥調工作的艱辛與重要,看到那些靈動候鳥亟待守護,便能凝聚起抵制非法獵捕、嚴懲破壞棲息地行為的共識。

“報小拍”直播觀鳥,以“新聞+”為橋,架起了湛江生態保護、鳥類調查的新路徑。如何確保高清畫質、穩定信號從而帶來沉浸式直播觀鳥體驗?如何通過旁白講解讓觀鳥變得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如何在深挖候鳥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聯動周邊村民講述與鳥共生的歲月等方面有所突破?“報小拍”直播觀鳥,讓我們一起期待。


編輯:林霖
值班主任:李映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產業“抱團”沖鋒!廉江家電創新生態示范片區崛起規模“新地標”
  • “紅樹林+”催生臘味制作國家專利  海欖蜂蜜融入安鋪傳統臘味
  • “清灘”共護海洋生態
  • 湛江稅務:跨區域通辦服務實現異地辦稅繳費“零距離”
  • 作家進校與學子互動交流
  • “牽手上村晚,精彩‘百千萬’!”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