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市文聯和市作協組織的“走進美麗鄉村”作家采風團,走進早已名聲在外的湖滟村,為湖滟村的美麗所震撼。
湖滟村的美麗,首先是環境美。村體育公園、農民公園、濕地公園、“兩山”公園、竹林碧道、水質凈化站、湖艷河生態修復、餐余垃圾處理設施等等,呈現出一幅幅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構成的美麗鄉村藍圖。
文化長廊兩旁茂盛的竹林,像歡迎來這里參觀的儀仗隊。湖滟村的美麗,更可喜的是文化美。文化美體現的是內涵美,是更深層次的美。村中的文化長廊,包括橘紅文化長廊、非物質文化長廊、法治文化長廊、鄉土文化(村規文約)和文明成果實踐展長廊……橘紅文化長廊,內容涵蓋了橘紅歷史、橘紅故事:如范公識橘、李宗仁與橘紅的三段緣故事、蘇軾與橘紅的故事等等,橘紅詩歌,橘紅工藝,橘紅茶,橘紅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療效價值、科研價值、推動鄉村振興價值等五大重要價值。非物質文化長廊,二十多種非物質文化款款向你走來。法治文化長廊,政法機關的反邪教宣傳法治內容專欄,“溫暖人社”“好心仲裁”法治欄目,內容突出“溫暖人社”服務理念,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好心仲裁”起源于嶺南先驅潘茂名文化思想,起源于嶺南土著文化代表、冼太夫人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黨員議事角,以文化的形式規范了黨員議事……
回望村文化長廊中心,大氣磅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令人鼓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也是各級黨組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現。
途中,還經過美麗的大北國公園和南盛花木場。大北國村建設突出嶺南鄉村風貌特色,村里籬笆內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文化室、兒童樂園、文體廣場、“金月湖”等一系列鄉村宜居配套設施。
南盛花木場綿延數公里,各種風景樹干姿百態,婀娜多姿,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造福鄉梓,也是美麗鄉村一景!
回程路上,我想起湖滟村中兩條重要標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
是的,我們會不時想起美麗的湖滟,努力留住“鄉愁”。
這次采風的美麗鄉村,僅僅是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在不久的將來,粵西大地鄉村將處處是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