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黃康生
雷州烏石臨港工業園區的烏石23-5油田群陸地處理廠區。 記者張鋒鋒 攝
冬日寒風凜冽,湛江大地處處涌動著搶干、快干、實干的火熱景象。近年來,我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項目質量不斷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步入歲末年初的關鍵時刻,各大產業工程項目正以飽滿的熱情奮力沖刺,力爭為全年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新的一年寫就高質量發展的序章。
中科煉化廠區的蒸汽裂解裝置。記者劉冀城 攝
今年1月至11月,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71.58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5.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04.6%,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這份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產業工程項目的持續發力。
自去年10月下旬啟動后,中科煉化化工消瓶頸改造項目便以“馬不停蹄”的速度推進,并利用裝置停工大修期間進行主要設備安裝。今年5月底,已改造完成并投產,順利實現裂解汽油加氫裝置規模由40萬噸/年擴能至58萬噸/年,丁二烯抽提裝置規模由12萬噸/年擴能至15萬噸/年。
海洋牧場“海威二號”深遠海養殖平臺。記者李忠 攝
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湛江灣1號”、全潛懸浮定深柱穩式綜合試驗養殖平臺——“海塔1號”加快建造,國內首臺深遠海浮式風電裝備——“扶搖號”落戶徐聞,國內首套50kW級海洋溫差能發電系統實驗測試平臺調試成功……走進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園區內處處涌動著創新發展熱潮。作為推動“海洋強國”建設的國家級項目和廣東省重點項目,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一期建設用地約1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6萬平方米。今年,一期工程科研園區已竣工驗收,并順利摘得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獎項,為海洋裝備、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三大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產業孵化工作提供了強大支撐。目前,湛江灣實驗室研發的部分智慧漁業科研成果已應用于生產,促進湛江海洋牧場建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深國際·湛江綜合物流港項目。記者張鋒鋒 攝
將眼光移向麻章區疏港大道與縣道670交會處,一抹充滿活力的深藍讓人眼前一亮,那座現代化的藍白配色建筑體正是湛江物流行業發展的標桿和活力引擎——深國際·湛江綜合物流港。今年9月1日,這座粵西最大的“高標倉”正式投入運營,招商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其中,中國物流集團旗下的中國誠通集團(湛江誠通物流有限公司)已進駐,租賃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湛江圣華玻璃容器有限公司、廣州頂通物流有限公司、湛江恒一豐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等客戶也在洽談中。
深國際·湛江綜合物流港,各類物資整齊碼放在倉庫。記者張鋒鋒 攝
“要提升湛江物流產業現代化水平,實現湛江傳統農特水產品、工業產成品出得去,先進制造業、互聯網經濟引得來?!睋榻B,該項目重點建設融合城市共配中心、智能云倉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港,通過導入深國際豐富的物流運營能力、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及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整合當地物流資源,增強產業供應鏈服務能力。
烏石23-5油田群陸地處理廠區。記者李忠 攝
好消息還從深藍海面頻頻傳來:首座平臺結構安裝完工、高速通信網絡建成、首次有纜智能分注工藝成功應用、成功應用永磁電泵……今年以來,我國海上首個全方位綠色設計油田——烏石油田群開發項目屢屢“刷新”進度,目前已順利投產,實現伴生產物“零排放”,并采用“岸電”模式用上“清潔電”,成為中國海上油田綠色開發的新樣板。
徐聞海上風電項目。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莫瑞杰 攝
而在三面環海的徐聞,中核集團新華發電湛江徐聞海上風電項目、明陽巴斯夫徐聞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同時,國家電投廣東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萬千瓦增容項目已正式投產,實現全容量并網。3個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合計140億元,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預計每年可提供綠電37億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78萬噸。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記者郎樹臣 攝
與此同時,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寶武清能(廣東)氣體有限公司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配套空分及園區綜合供氣項目等4個續建重化工業龍頭項目加快建設,完成投資195.48億元,投資進度超94.1%,助力我市打造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促進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化、系統化、高端化發展。
湛江灣實驗室。記者李忠 攝
站在歲末年初的交匯點上,回望過去,湛江的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汗水和智慧。展望未來,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湛江的發展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今,湛江的各大產業工程項目正錨定目標,開足馬力,奮力沖刺,努力跑出湛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讓我們共同期待并見證,湛江這片熱土上的新一輪的跨越和騰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