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廉江在廣東文理職業學院舉行“湛江雞產業學院”“紅橙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據介紹,湛江雞產業學院、紅橙產業學院將結合產業發展趨勢,深化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攜手打造政校企合作樣板,共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12月29日《湛江日報》)
湛江雞和紅橙成為獨門獨戶的產業學院,這也足見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大膽改革創新,專業設置與時俱進,著眼于社會需求,側重于就業優勢,立足于本地產業發展。湛江雞和紅橙都是當地的特色產品,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頗有競爭力的產業鏈,是帶動農民致富的拳頭產業。任何產業要發展,必須要有大批專業人才作支撐。現在有了政校企合作培養特色產業人才,無異于給廉江鄉村振興“雪中送炭”,未來必將大有可為。
大學作為連接教育和社會的橋梁,其專業設置的首要原則就是對接市場需求。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新興專業不斷涌現,傳統行業也在轉型升級。不少大學敏銳捕捉到這些變化,適時調整和增設相關專業,以滿足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大學專業的設置還與學生報考選擇志愿緊密相連,直接關系到學生個人的發展與職業規劃?!罢拷u產業學院”和“紅橙產業學院”應運而生,獲得社會認可、百姓好評。
根據市場需求設置新興專業是一種趨勢,不少大學都率先行動。如云南師范大學成立馬鈴薯學院、武漢商學院成立熱干面研究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殯葬專業等,這些專業在社會上都有很大需求,具有明顯的長期效應。通過增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專業,可以推動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促進區域人才精準匹配,有助于推動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新型專業的設置同時給大學教育提出了挑戰。為適應新專業,學校教育資源的投入和師資力量的配備都要迅速到位。要搭建好教師對接新專業的教學實踐平臺,推動教師更新知識結構,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培養合格管用、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用成果檢驗辦學成效,大學校園必定充滿生機活力。
大學教育調整專業,不只是名字的變化,更是教學理念、培養模式、管理機制的深層變革,只有讓“新瓶”裝上“新酒”才有可能成為名符其實的好酒,才能培養出社會急需、企業爭搶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