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象,有這樣一堂課,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文學寶庫的大門?
清脆的上課鈴響起,同學們滿懷好奇,期待作家陳華清老師的到來。只見陳老師面帶微笑走上講臺,在黑板上瀟灑地寫下“書香滿盈,走進閱讀與寫作的奇妙世界”,帶領我們開啟了這場與眾不同的求知之旅。
陳老師以《最美的康乃馨》這本書為例,帶領我們學習如何閱讀、寫作。教室里安靜極了,連同學們的呼吸都變得輕柔。陳老師的朗讀情感豐富,時而激情澎湃如波濤洶涌的大海,時而婉轉動聽如涓涓細流。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每個情節的起伏都在我們的心湖上泛起層層漣漪。
讀完文章,陳老師像睿智的領航員,提出許多引人深思的問題。例如:文中安娜的形象是怎樣的?“我”為何以“安東”的名義寫假信?文中多次出現“康乃馨”有何作用等。同學們紛紛陷入沉思,有的托腮凝眉,有的快速記錄靈感。反復閱讀文章后,我們收獲了不一樣的感悟,真可謂“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這堂課猶如火花點亮我們的心燈,讓我們深刻地領悟到閱讀與寫作的真諦。閱讀,恰似一位無畏的探險家在神秘的古堡中“拆房子”,每推倒一堵墻,都可能發現令人驚嘆的寶藏;寫作,則像一位滿懷夢想的建筑師在空曠的大地上“建房子”,每一塊磚石都傾注著心血與創意。
這堂課讓我由衷感慨:只有對文學充滿敬畏與熱愛,醉心閱讀和用心創作,才能在文學天地留下自己的足跡。
點評:文章以富有詩意與想象的筆觸開篇,將課堂喻為開啟文學寶庫的鑰匙,成功吸引讀者。對陳華清老師的描寫生動形象,從其板書、神態到朗讀表現,都細膩展現出老師的獨特魅力與文學氣質,使課堂場景躍然紙上。尤為突出的是對閱讀與寫作的精妙比喻,深刻揭示二者真諦,升華了主題。
指導老師:劉愛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