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駕旅行彩云之南時,遇見了迷人的葫蘆絲。傣族同胞,少男少女,載歌載舞,絲韻悠揚(yáng),風(fēng)情酣暢,美不勝收,令人難忘。
回到四季如春的雷州半島,在賦閑退休的日子里,我開始迷戀上少數(shù)民族樂器葫蘆絲。她那悅耳動聽的樂音,猶如天籟之音,輕輕吹響,余音繞梁,不絕于耳,令人心曠神怡,一切煩悶皆煙消云散,太有意思了。
《月光下的鳳尾竹》《在那遙遠(yuǎn)的地方》《婚誓》《四季歌》《沂蒙山好風(fēng)光》等等經(jīng)典歌曲,從年輕時候就耳熟能詳,時不時哼唱幾句,就能心情舒暢??墒请S著年紀(jì)增大,嗓音破了,就有點不好意思哼哼唧唧了?,F(xiàn)在好了,可以用葫蘆絲每天不斷吹奏,這可真是一份奢侈的精神享受啊。
在我看來,人世間最好的奢侈品,就是音樂。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最有才華的人,將人間一切悅耳動聽的樂音,創(chuàng)作編制成一首首、一部部樂曲,讓人百聽不厭,萬世流傳。
音樂能夠讓人消除焦躁和痛苦。人類制造出來的音響,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噪音,一類是樂音。噪音,顧名思義,就是嘈雜、刺耳、炸裂的聲音。如:猛獸的嘶吼,戰(zhàn)爭的炮火,疾病的呻吟和無謂的絮絮叨叨等等。人若長期生活在這些噪音中,就會生病,甚至短命。與之相反,若是年年歲歲歌舞升平,心情舒暢,身體健康,隨時隨地皆有樂音在耳,則幸福美滿,更可延年益壽。
創(chuàng)作樂音的是天使!被全世界尊為“樂圣”的貝多芬,他從26歲開始患耳疾,到42歲時就完全耳聾,之后,音樂成為他再也無法享受的奢侈品。
貝多芬一生創(chuàng)作了九部交響樂,還有彌撒曲、序曲、協(xié)奏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等,對世界音樂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他的交響樂《英雄》《命運(yùn)》《田園》和《歡樂頌》《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等等,在歐美幾乎家喻戶曉,在中國也廣為人知。
將樂音創(chuàng)作編成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提供給人類享受耳福,貝多芬為全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份巨大的精神財富,盡管晚年他自己無法聆聽,真是無私奉獻(xiàn)。
音樂是全人類通用的語言,1234567七個音符全人類通識。西洋樂器鋼琴薩克斯用的是這套“語言”,中國的葫蘆絲同樣用這七個音階。我無緣居住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之旁,但有??叼B(yǎng)在雷州半島的竹林里,這里《美麗的金孔雀》,或許更勝貝多芬的奏鳴交響。音樂無國界,快樂無貴賤!
人在無憂無慮的時候,總會有一支歡暢優(yōu)美的樂曲在心中流淌。唱不出口,那就用葫蘆絲吹出來吧,不為表演,只為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