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記者從湛江港集團獲悉,該集團聚焦專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傳統碼頭向智慧碼頭轉變。(2月10日《湛江日報》)
“通過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湛江港實施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同比增長189%,新增專利授權39項,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3%……港口還是那個港口,碼頭還是那個碼頭,依靠科技賦能、綠色轉型、模式創新,便煥然一新,展現出澎湃活力。智慧港口向“新”而行,對于湛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十分重要。
港口處于外貿進出口最前沿,是航運的重要集結點和樞紐,在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今天,它已成為全球貿易運輸的重要支撐。以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集裝箱吞吐量為代表的“集裝箱指數”因此成為反映當地貿易發展狀況乃至地區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被稱為外貿出口的“晴雨表”。與此同時,一眾港口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推動智慧港口加快向“新”而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科技賦能提升效率。近年來,我國相繼制定發布了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自動化煤炭礦石碼頭設計規范等一系列行業技術標準,帶動和支撐了智慧港口建設發展,智慧港口建設不斷跑出“加速度”。湛江港通過啟用智能調度生產系統、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統等,打造華南地區唯一的高效、常態接卸的40萬噸級散貨碼頭品牌。較為傳統的作業模式加速邁向自動化、智能化,使湛江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綠色轉型提升質效。如果說以“智”促變可以增強內生動力,那么向“綠”而行則能提升發展質效。近年來,我國不少港口推動傳統港區變生態園區。比如,作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不僅節省了用能成本,每年還能減少碳排放。湛江港“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3%”,說明了去年其在綠色轉型方面的努力。繼續提升港口“含綠量”以拉動發展“含金量”,仍需不斷努力。
智慧港口之“新”,新在模式創新帶動發展。湛江港創新“并行港”物流新模式,暢通深湛瓊三地間區域物流,降低了物流成本,帶動了瓊州海峽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這充分說明,港口不僅是物流、經貿的樞紐,也能以大通道推動外貿升級,賦能開放型經濟。發揮優勢鍛長板,湛江港令人期待。
以智能化推動港口高效運轉,以綠色化助力港口低碳轉型,以協作化賦能港口融入大局——站在港口看變化,看到的是高質量發展活力奔涌;站在港口遠眺大海,望見的是高水平對外開放動能澎湃。智慧港口向“新”而行,不僅會在湛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還將為湛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