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灣觀海長廊游人如織。記者歐陽澤 攝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湛江市建設高水平濱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實施方案》,其中推出擦亮“鮮美湛江”品牌近期行動計劃。將深入挖掘湛江“三鮮三美”的文化內涵,以城市形象宣傳為重點,以旅游節慶活動為依托,創新宣傳方式,加大推廣力度,建設高水平濱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并擦亮“鮮美湛江”品牌。以行動計劃為抓手,將打造一批“湛品”品牌產品、一批美食餐飲名店、一批網紅打卡點,逐步形成代表“鮮美湛江”風貌特色的文旅品牌體系。
擦亮“鮮美湛江”品牌近期行動計劃細分為如下7項品牌建設:
——打造“紅樹林之城”生態旅游品牌
扎實推進“紅樹林之城”生態旅游經濟帶建設,將紅樹林要素融入大文旅產業鏈。升級完善特呈島紅樹林生態主題公園配套設施,制定金牛島紅樹林、高橋紅樹林、特呈島紅樹林、九龍山紅樹林等旅游產品開發方案。探索“文化+旅游+生態”新模式,針對各縣(市、區)紅樹林片區周邊優勢資源,設計推出多條紅樹林精品主題旅游線路。充分發掘雷州灣白海豚棲息地旅游資源,建設白海豚博物館,打造海上觀賞白海豚勝地、岸邊觀賞紅樹林的生態旅游精品線路。
雷州流沙港捕撈金鯧魚。記者李忠 攝
——打造“湛品”農業品牌
充分發揮湛江特色農海產品資源稟賦,著力打造享有國際美譽度的“湛品”品牌,做好“鮮美湛江”的“土特產”文章??茖W制定“湛品”農業品牌認定、管理、評價、退出辦法,建立負面清單,明確準入標準和退出機制。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標準體系和以品控溯源碼為載體的“湛品”品控認定體系,對所有“湛品”產品進行“亮標賦碼”。推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培育一批品質過硬、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知名度、美譽度、消費忠誠度高的精品產品。深入推進“12221”市場體系建設,組織“湛品”企業參加大型展會,以及農產品推介會、文化旅游推介會、農民豐收節等,進行營銷宣傳和展銷展示。支持“湛品”企業拓展銷售渠道,打造展示館、電商特產館及享譽全國的湛江手信大賣場。加強主流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宣傳力度,吸引廣大游客到湛江嘗“鮮”。
——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招牌
樹立標準、提升餐飲行業實力。宣傳推廣湛江菜18個標準,鼓勵、支持行業協會制定出臺餐飲業服務標準和規范。培育龍頭企業,加快餐飲企業集團化、規?;l展步伐,支持餐飲企業加強與上下游產業銜接融合發展,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加快發展連鎖經營,培育、孵化重點餐飲企業發展成為大型餐飲集團,并扶持上市發展。大力吸引、支持國內外知名餐飲連鎖品牌企業和管理公司落戶湛江,積極發展餐飲管理、研究、咨詢機構,帶動提升餐飲行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
湛江特色生蠔。記者張鋒鋒 實習生陳春霖 攝
——打造湛江“蠔”都品牌
培育打造享譽國內外的湛江“蠔”品牌,精心謀劃推進以坡頭區官渡、遂溪縣北潭、麻章區湖光太平、雷州市企水為代表的湛江生蠔品牌建設,坡頭、遂溪、麻章等地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關規劃,細化旅游開發措施,明確湛江蠔主題游發展方向。建設全國知名的生蠔產品加工基地、蠔美食街區、生蠔產品交易中心。組織制訂湛江蠔養殖、加工、保鮮等系列地方標準,推動制訂蠔的全國行業標準。與中科院海洋所、湛江灣實驗室、廣東海大、蠔研究院等機構培養、引進專業人才,通過培訓、課題研究、項目實施、導師帶徒等促進產業人才成長。
——加快建設水上運動之城品牌
做好“水上運動+”文章,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醫療、健康、消費等多元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個性化、差異化、高品質產品,進一步豐富水上運動產業發展業態。推進建設水上運動基地,加快推進船艇碼頭建設,推進徐聞帆船培訓基地建設,完善水上安全基礎設施。依托湛江潛水運動學校、湛江市體育學校、湛江市跳水運動學校等院校資源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水上運動項目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和特色化水平,激發水上運動產業發展活力。
體驗水上運動。記者郎樹臣 攝
——豐富文旅活動品牌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繼續舉辦沙灘音樂節、開漁季、水博會、荷花文化旅游節等特色潮流文化品牌活動,吸引年輕群體到湛江打卡。結合湛江濱海港城特色,完善金沙灣景區、海濱公園等景區設施,積極引進舉辦如國內外知名電影節、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啤酒節等豐富的特色文化節慶活動。
——打造國內外知名體旅賽事品牌
舉辦國際醒獅邀請賽、國際龍舟邀請賽、國際跳水、皮劃艇、帆船、馬拉松、跆拳道等國內外高端體育賽事,打響遂溪“中國醒獅之鄉”名片,打好吳川“廣東足球之鄉”這張牌,推動舉辦更多足球賽事活動。積極培育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摩托艇、潛水等濱海運動及山地自行車等特色賽事。辦好海上龍舟賽、國際帆船賽、第十五屆省運會火炬傳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