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教育局發布《關于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的通知》,目前正在各中小學校得到落實。此《通知》主要針對部分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小焦慮”增多,已成為阻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絆腳石。如不得到及時解決,將會直接影響青少年未來發展。
近些年,“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小焦慮”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愈發普遍。視力下降、體重超標、體質孱弱、心理緊繃……“四小”問題像一根根隱形的繩子,捆住了孩子的活力,也拴住了家庭的未來。一些家長一味盯著孩子學習成長,卻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從根本上解決“四小”問題,首先要重構教育價值觀。要積極推動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讓孩子走出書山題海,通過基本體育訓練提升身體素質,培養孩子的健康陽光的心理。要讓孩子們懂得:學習固然重要,但不應該是生活的全部,只有身心健康,學習才有意義。舍去了健康作基礎,一切都無從談起。
破解“四小”問題,做好醫教協作必不可少。“小眼鏡”背后是用眼習慣使然,是不講用眼衛生所致;“小胖墩”和“小豆芽”都是由于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缺乏足夠的體育運動所導致;“小焦慮”往往交織著學業與家長的雙重壓力,情緒上發生變化。學校能控制學生的作業量,醫院能開出藥方,家長能負責孩子們吃喝,但卻不能有效阻止孩子們熬夜刷題、加深近視。孩子們身心岀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從而打破“教育管操場、醫院管病房、家長管住房”的壁壘,構建多方融合的學生健康促進模式,打造守護學生完整成長鏈條,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合格的新時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