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徐聞大地,蟬鳴荔紅,楊建平站在果園高坡上,望著被果實壓彎枝頭的連片荔枝樹。這片148畝的荔枝園,是他用二十余年光陰雕琢的“甜蜜王國”,而仙桃荔的引種故事,恰似一顆美味的果實,包裹著拓荒者的膽識與堅守。
2001年,楊建平做出了一個決定:在一片荒坡上墾殖荔枝園。“那時徐聞沒人規模化種荔枝,誰愿花幾年等荔枝掛果?”楊建平回憶時,眼神里仍有當年的執拗。
他首批引進的是早熟品種白糖罌,但種植并非一帆風順。2004年一場倒春寒,讓半數花穗凍傷。楊建平蹲在地里扒開凍壞的花芽,突然想到給果樹“穿棉襖”——用稻草包裹主干,再搭拱棚覆塑料膜。這個土辦法竟讓幸存的果樹保住了產量。那年秋天,他把總結的“防寒七步法”印成小冊子,挨家挨戶送給附近村民。
2019年6月,在華南農業大學胡桂兵教授和南亞所研究員李偉才的資源圃里,楊建平提出引種ZW036——即后來的仙桃荔。胡桂兵說:“不行,這個品種剛剛通過小試,風險太大。”其實楊建平在南亞所已觀察了一段時間,他認定仙桃荔是個好品種:“沒事,引種失敗我自己負責!”
回到果園,楊建平做了個大膽決定:在白糖罌和桂味樹上高接換種。他帶著技術團隊,采用國家荔枝產業體系主推的高枝嫁接,在每棵樹主枝上鋸出嫁接口,插入仙桃荔接穗,再用塑料膜層層包裹。
2022年春天,首批嫁接的仙桃荔迎來試產。當看到一棵桂味老樹上掛著180斤仙桃荔時,楊建平抱著樹干哭了:“老樹發新芽,值了!”那年試產的仙桃荔賣到 60元/斤,供不應求。
2023年5月21日,華南農業大學在楊建平的果園舉辦仙桃荔觀摩品鑒會。專家現場宣布:“仙桃荔是國內首個雜交育成的早熟特大果品種,單果重60克,耐貯運性突破!”
2024年的品鑒會更具里程碑意義。仙桃荔成花率高、果形優,價格堅挺。專家組評價:“這是荔枝育種的新突破,推廣潛力巨大!”
2025年6月,基地首次嘗試直播帶貨,2斤裝的精致禮盒賣到北京、上海、深圳、長沙等地。“直播間里網友說‘這荔枝像小仙桃’,我就知道,我們成功了。”
為解決新品種接穗短缺問題,由華南農業大學主辦,楊建平與南亞所共建 “粵西(湛江)荔枝良種采穗圃”。楊建平說:“我將為廣大農民提供仙桃荔的種植經驗和技術,引導農民種植高品質的荔枝,讓更多農民走上富裕道路。”
記者采訪結束時已是夕陽西下,農戶們圍著楊建平請教技術。他蹲在地上,用樹枝在泥土上畫著嫁接示意圖,身后的仙桃荔樹沙沙作響,仿佛在講述著一個關于堅守與創新的甜蜜故事。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