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將作風建設深度融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推動兩者同頻共振、互促共進,切實把作風建設新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果,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深化學習教育,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根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首要任務是不斷強化理論武裝,錘煉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學細悟、融會貫通,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從思想根源上提升政治素養,讓每一位黨員干部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中精準把握政治方向。要旗幟鮮明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能讓學習教育流于形式,搞成文山會海、過度留痕、檢查考核過多過濫等表面文章,而要切實為基層學習教育減負松綁,讓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入學習、深入思考,將學習成果有效轉化為實際行動。要強化案例警示教育,用好正反典型“活教材”,引導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頑瘴痼疾。通過持續深入的學習教育,使優良作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
站穩人民立場,凝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加強作風建設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其核心在于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深入群眾,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和發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堅持實事求是,敢于直面問題、正視矛盾,真實反映情況,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街道社區,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精準掌握民情民意,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調研。堅決反對政策執行中的簡單化、“一刀切”,確保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客觀規律和群眾期盼。要服務群眾,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和監督渠道,自覺接受群眾評議,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作風建設成效的根本標尺,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優良作風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匯聚民力,不斷凝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激發擔當作為,注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和深層次矛盾,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加強作風建設要激發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其生命力在于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要以抓鐵有痕勁頭推動作風建設,將學習教育的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硬作風啃硬骨頭、闖難關險隘。要大力弘揚斗爭精神和實干作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最前沿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于擔當、善于作為。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破除制約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努力營造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生動局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同時,要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健全精準有效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
涵養新風正氣,營造高質量發展的清朗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是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軟實力”。作風建設必須著眼長遠,重在成風化俗、引領風尚。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風教育,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走深走實,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讓廉潔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要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持糾樹并舉、破立并重。在嚴厲懲治不正之風的同時,更加注重正向引導和制度約束,激發黨員干部的內在動力和規范外在行為。通過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推動形成崇尚實干、追求卓越、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正氣充盈、活力迸發的社會環境,讓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為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思政課教師擇優資助項目:szkzy202300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