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了粵西地區縣級全國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以‘繡花’功夫精耕城市治理”;“以‘五大舉措’全力以赴助力文明城市建設”“以花為媒鑄文明之魂,融合發展繪振興新篇”……11月20日,廉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總結大會在廉江劇院召開,各單位代表現場作交流發言,分享經驗,凝聚奮進共識,為這座粵西首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的文明建設再謀新篇。
與會人員參觀《文明的力量——廉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展》。
今年5月,廉江成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了粵西地區縣級全國文明城市“零的突破”;河唇鎮新屋仔村、良垌鎮中塘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龍健高新產業園集團(廣東)有限公司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成績單亮眼、含金量十足。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廉江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踐行“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探索出“3項機制統領、5大服務固本、3支隊伍聚力、3種引領鑄魂”的“3533”創建模式,讓文明創建從“部門任務”升級為“城市戰略”,從“政府獨奏”轉向“社會合唱”。
一直以來,廉江市委市政府將文明創建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建立重大事項決策、協調、督辦機制,創新“一單三交”制度,構建“清單管理、掛賬督辦、限期整改、銷號落實”的閉環機制。同時遵循“1+3+N”思路,以測評體系為根本,抓實網上申報、實地考察和群眾滿意度三項核心工作,將成功經驗固化為制度規范,實現“以創促建、以創促管、以創促治”。
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廉江以五大服務為抓手,按照“三區三水繡廉城”理念,中心城區面積新增85平方公里,“一環四橫四縱”交通網絡成型,合湛高鐵、南湛高速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同時改造23個老舊小區,建成7個休閑公園和9個“口袋公園”,新增綠地3.46萬平方米,“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持續優化,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還通過“定點+機動巡查”模式整治市容頑疾,升級15個農貿市場,推進智慧停車建設,粵西首支女鐵騎隊伍柔性糾違,城區機動車守法率達96%。市容市貌煥發新顏,實施凈化、美化、亮化工程,16.3萬平方米背街小巷煥新升級,“三線”治理讓城市視覺空間更整潔。政務服務效能顯著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深入推進,“小廉快跑”志愿服務隊創新辦事模式,2023年以來12345熱線按時辦結率達100%。
廉江建強網格管理、創建聯動、志愿服務三支隊伍,三級網格體系實現“多網合一”,30名市領導任網格長,176個市直部門掛點25個社區(村委),融入“文明積分”等創新舉措,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大城管”體系打破條塊分割,多部門聯動開展“逢五”志愿服務日、“清朗”“護苗”等專項行動,形成“兵團作戰”合力。廉江全市9.98萬名實名注冊志愿者、695個志愿服務組織活躍在城鄉各地,“志愿積分兌換超市”等平臺構建起“服務—積分—激勵”閉環,讓“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成為新風尚。
此外,廉江堅持實踐、典型、宣傳三大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現全覆蓋,423個實踐中心(所、站)和98個實踐點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文明實踐大篷車”“百姓講堂”等8+N品牌項目被央媒推介。近年來涌現出211名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其中劉俊彬、鐘武榮登“中國好人榜”,用榜樣力量帶動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系列公益廣告遍布城鄉,短視頻、文藝巡演、線上問答等活動豐富多彩,“敲門行動”暢通民意渠道,讓文明創建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全國文明城市”是動態標尺而非終身榮譽。接下來,廉江將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城市文明為目標,在堅持凝心鑄魂、建設城市文明、始終惠民利民以及激發文化賦能上持續用力,打造“陸海節點,縣域典范”的城市品格魅力,持續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廉江新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