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風,帶著絲絲寒意,也吹來了歲月深處的味道——風腌冬臘。每到這個時節,老家的街頭巷尾都彌漫著一種獨特的氣息。那是臘肉、臘腸等各類臘味在風中漸漸成熟的香味,勾起游子對家的思念和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期盼。
菜市場里,熱鬧非凡。人們在攤位細心選擇腌制臘味所需的食材。就說腌臘魚吧。母親說,真正適于腌制臘魚的首選10斤以上的大草魚,其個大、皮薄、肉厚、味鮮,腌出的臘魚色澤鮮、臘味濃、口感好,適宜長期儲存。制作臘腸,母親選取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肥瘦比例四六開,做出的臘腸口感好,吃著更香。
在老家,風腌冬臘是一場盛大儀式。農家小院里,掛滿了腌制好的雞鴨魚肉。老人們憑借多年經驗,熟練調配調料,將新鮮的食材變成美味的臘味。腌制臘味的過程,充滿生活的智慧。鹽、糖、酒、香料等調料巧妙搭配,讓食材煥發出獨特風味。每一家的臘味都有自己的秘方,那是代代相傳的味道,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在歲月中傳承,在每個人的心中銘記。
待到鹽已滲透到雞鴨魚肉中,主婦們趁著有風的晴天行動起來,全家人動手,在早已留孔的肉上穿上麻繩,將雞鴨魚肉掛在院前院后的屋檐下,或者放在門前的木架上,迎接北風的檢閱。冬天的風,是大自然賦予風腌冬臘的神奇力量。它輕輕吹拂,帶走食材中的水分,留下濃郁的香味。在風中,臘味慢慢發生變化,從最初的鮮嫩變得緊實,色澤也從淡淡的變得紅潤油亮……
那是時間的魔法,也是風的饋贈。在輕風拂面、陽光晴好的日子里,我行走在鄉村中。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陽臺上,掛滿一串串色澤誘人的臘腸、一塊塊油亮淺黃的臘肉、一條條肉質緊實的臘魚和一只只變得精瘦的風干雞鴨。那紅黃相間的誘人色澤,在北風無數次的撫摸中,在冬日的陽光下閃耀著,成為鄉村里一道靚麗風景,成為一幅溫暖而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
經過風的撫摸與時間的沉淀,臘魚的魚皮打皺了,魚肚變得越來越透明,幾乎能從一側透視到另一側。于我而言,蒸臘魚是臘魚最樸素的吃法。臘魚溫水洗凈后放在飯里蒸,蒸熟后手撕成小塊上盤。蒸臘魚咸香適度,回味悠長,很下飯。煙熏的臘魚加甜酒釀一起蒸制,酒釀的香甜味道滲透到臘魚中,使臘魚的咸香中多了幾分酒香,再加上魚本身淡淡的腥味,吃起來很特別。
風干好的臘肉,已經減過肥,脂肪剩下不多,留下的只是帶著香味的膠質。它鄉野氣息濃厚,給它找的搭檔最好帶些野性,將別有一番風味。家鄉最常見的是大蒜炒臘肉。這道菜中,臘肉咸鮮香辣,和臘肉同炒的野菜有冬筍、蒜薹、紅菜薹、藜蒿等。臘肉和其他菜同炒,總是很霸道,整道菜中臘味十足,濃香四溢,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其他只是潤色的配角而已。
風腌冬臘,令人歡喜。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每當我看到那些掛在風中的臘味,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那是生活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歲月的味道。它讓我在寒冬臘月里,品味著生活的詩意與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風腌冬臘的味道也許會成為我心中的記憶,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那份味道始終縈繞在我心間:跨越時空,永不磨滅。